红岛人的一天 环卫工王志松
爱青岛 2017-12-26 10:26
在红岛经济区16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他们和你一样,是这个城市的1/81000,却各自拥有不同的人生。他们以天为单位,努力求生存的时候,也许从未想过,自己的经历就是一段平凡而真挚的故事。红岛人的一天,讲述他们的故事,也讲述你。
今年44岁的王志松,是青岛高新城维公司环卫保洁分公司环卫一班的班长,也是高新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批环卫工人。
凌晨5时许,高新区的街头寂然无声,只有少量车辆呼啸而过。王志松比其他工作人员提前一小时上班开始他的路面巡查工作。身穿橙色反光衣服,骑着公司配发的电动车,在新业路走走停停,看见地上不论白渣还是暴露垃圾,电线杆有小广告,他便开始清理,如此反复。
7点开始,王志松和同事们汇合,开始第一轮工作:普扫,就是把负责的街面,全部扫一遍。在环卫工的工作中,这是劳动强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
王志松负责清扫的路段由于道路空旷,所以风特别大。寒风打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虽然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记者依然瑟瑟发抖,但王志松却已冒出少许汗珠。
王志松挥舞着约3公斤重的扫帚一刻不停的扫完整条街,但这只是刚刚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间他大概要重复扫这条街7、8次,而且经常要在马路两端快速穿梭,捡拾车里丢出来的垃圾,车来车往,十分危险。
忙活了几个小时,大街已经没有明显的路面垃圾,但人流的增多,也让路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垃圾。
王志松沿着道路两旁来回巡查,将路上的落叶、塑料袋、面巾纸等垃圾夹起来。在路上来回巡查十几遍后,他依旧干劲不减,哪里有垃圾,就往哪里跑。
“我们环卫工,冬天最怕刮风下雨。”王志松说,“感觉树叶总也扫不完,而且下雨天常会弄湿衣服,一般都熬到下班后才换。”
5年来,无论是三伏酷暑还是数九隆冬,王志松都每天起早贪黑,从未迟到早退、旷工缺勤,干着一人脏万人洁的工作。
12点多,王志松终于完成了上午的所有工作,此时据他上班已经过了6个小时。
记者跟随他来到了岙东路的高新城维员工宿舍。王志松换完衣服立马暖一下手,然后去食堂打来热乎饭菜。
说是食堂,其实就是环卫工人们轮班当大厨,自给自足享受平凡但温暖的伙食。
虽然工作辛苦,但王志松的家人十分支持他,儿子并没有因为爸爸是环卫工人而不理解,反而十分为爸爸骄傲。
很多人认为环卫工人的工作就是清理路面,但除了扫街,还要负责清掏擦拭果皮箱、清理电线杆小广告、路面座椅、公交站牌和公共自行车等路面公物的擦拭。
每天王志松和工友都要拿洗洁精沿街擦拭,“要擦得干净,手摸上去没有灰才行!”
但即使环卫工人清洁的再及时,还是有少部分市民随意丢弃垃圾。每当这时,王志松总是弯下腰默默地清扫。
据不完全统计,高新区每名环卫工人每天要弯腰100次左右,每一次弯腰都是辛劳的付出。
作为青岛高新区第一批环卫工人,王志松也是高新区变化的见证者。以前微不足道的一张纸屑,现在出现在马路上都让人觉得扎眼。
王志松说当环卫工以来,听到的最暖心的一句话就是有人把垃圾扔进了他手里的垃圾袋,还说了声“谢谢你。”
当看到有市民自觉捡起地上的垃圾时,他心中的那份职业存在感更是油然而生,坚守岗位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晚上6时,暮色将整个城市笼罩。对于王志松而言,一天的辛苦结束了。但是,下一个凌晨5时,他又将拿起熟悉的扫帚,扫着人们留在马路上的垃圾,继续扮演“城市美容师”的角色。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