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红岛街道有这样一间学堂,它不收学费,不用考试,不注重传授多少知识给学生,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会自学,形成习惯;只希望把“学会学习,勇于创新,善于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传承给到这来就学的每一个孩子。
一招一式,流水行云,看似简单舒缓的动作步伐,其实秀外慧中,暗藏劲道。村塾学堂的同学们正在跟眼前的这位“大侠”学习太极拳的基础招式,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也只有13岁。

韩家村塾学堂学生韩万章说:“每一个周末我都会来到这,这些太极拳都是学校学不到的,每一次打完之后感觉浑身都轻松了,还能强身健体。”
退休教师李延晓说:“我教他们以后,同学们确实是在太极拳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动作也比较规范。太极拳这门课程不但锻炼身体,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意志。”
小学堂的教书先生们,多数是退休老师,也有著名画家。因为热衷传承传统文化,所以每周末便会与学童们聚在一起,诵读国学、下象棋、绘画、练太极拳等。
退休教师周世亮说:“韩家民俗村的学童,他们现在基本掌握了素描透视的基本方法。你看这里面很多学生画的都非常好,这个静物,再一个就是前后关系,这些静物画的非常好。”
在全体老师的细心呵护下,学童们长高了、懂事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滋润了学童的心田,他们不再任性、不再自私,他们懂得了孝敬、学会了谦让,提高了精神素养。韩家村塾学堂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学生家长陈秀荣说:“通过孩子这几年在这里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尤其孩子在尊敬老师、和同学友好相处方面,在家长们忙的时候也能体谅家长,能够自己主动做家务。”
学生家长万丽娜说:“希望我们韩家的村塾学堂能越办越好,带领我们更多的人参与到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动中来。”
韩家村塾学堂,是韩家民俗村义务为红岛孩子们开设的公益性小课堂。每周末都会有特定的老师来上课,自2012年开办以来,共免费培训小学生150余名。学堂利用周六、周日上午开设了美德教育,包括书法、绘画、珠算、音乐、象棋、摇橹划船、编织渔网等业余爱好学习,让学童们重视传统儒家文化,知礼仪、懂礼貌,丰富了小学童们的视野,同时也培养了学童们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他们动脑动手的能力。
青岛韩家民俗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金风说:“随着红岛经济的发展,红岛一些属于渔村的传统文化记忆都在流失,所以我们举办韩家村塾小学,着重针对红岛片区的一些小学童,让他们在周六周日能够过来学习国学。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也会长期坚持下去。”
(来源: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