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是激发区域创新活力的基因,是构筑城市梦想的能量体。近日,2018星创师智能创业大赛创造师奖项决赛和“创客中国”军民融合专题赛全国总决赛先后在青岛高新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创客们齐齐亮相,他们怀揣着怎样的梦想来到青岛高新区?而青岛高新区又将如何为创客们“圆梦”呢?请看本台记者带来的新闻话题:“创客”云集筑梦高新区。

秋天,收获的季节。在青岛高新区,收获的是创新的果实、创业的梦想,更是筑梦的未来。9月伊始,近600名创客走进园区,他们碰撞思想的火花,完成了梦想的升级与自我的实现。
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手功能主动康复系统”项目组获得了2018星创师智能创业大赛创造师奖项决赛冠军,并赢得全场最高的6万元奖金。然而,社会的认可和荣誉并不能诠释路演的全部价值,在他们看来,如何把项目更好地回馈社会,才是创客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束小康说:“这个神经接口技术它有很多方面的应用,我们也是瞄准了现在中风这个市场体量越来越大,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中风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所以我们瞄准这个市场,想把这个神经接口技术应用到中风康复这个领域。”
能从全国近200个报名项目中脱颖而出并最终夺冠并非易事,束小康觉得,这正是评委们对他的团队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认可,这种高“含金量”的项目也势必为相关经济领域注入活力。
选择参加这次大赛,创客们看中的不仅是青岛高新区主办创客类赛事的名气,更是期待借助这个平台,将成果就地转化到青岛这个广阔的市场。
束小康说:“我们曾经做过市场调研,我们搜索一下康复医院的分布,我们发现青岛的康复医院分布是最广的,我觉得青岛可能是未来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方向。”

与束小康他们瞄准的是相对空白的市场不同,获得“创客中国”军民融合专题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的普宙无人机项目,挑战的却是国内已经相对成熟的无人机领域,他们又是抱着怎样的想法呢?
普宙飞行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武儒翊说:“我们觉得在消费端无人机的市场,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被满足,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无人机变得越来越智能,变得更加的高科技,变得非常地便于分享。所以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高科技打造一个科技加时尚的一个未来的基于无人机的一个高科技的生活方式。”
与其他创客一样,来到青岛高新区参加这次大赛,普宙无人机项目除了希望完成自己的融资目标,更希望通过这个机会,融入青岛高新区未来的发展当中。
武儒翊说:“因为高新区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那这次的机会我们觉得是非常棒的,因为这个是高新区来了解普宙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当然也是更多的公司来了解高新区的发展的一个好的机会。那也非常开心看到这么多好的企业能够一起过来探讨中国军民融合的发展,也一起来探讨加入我们高新区发展的一个大军当中去。”
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大背景之下,围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 “以赛招商”成为青岛高新区集聚创新项目和人才的有利方式。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孵化、投资更多有潜力的创业项目,为创客搭建起“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孵化链条,截至目前,已累计有300多家的小微企业在青岛高新区实现了从孵化期到产业化的转变。
青岛高新区众创服务事业部部长刘玉龙说:“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吸引全国的项目在高新区能够落得下、长得快。我们后续对项目也会进一步地跟踪跟进,然后把青岛高新区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良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给这些项目提供出去。为青岛市新旧动能转换,为‘双招双引’贡献我们高新区的力量。”
为了让越来越多的创客完成创新创业的梦想,青岛高新区立足“蓝贝”双创服务品牌,重点培育拥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企业。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开展“青苹果”“红苹果”“金苹果”计划,年均开展双创活动近200场、服务创客10000多人次,成立并正式运营2亿元的青岛海尔海创汇创业基金和5000万元的蓝贝青苹果天使基金。截至目前,已引进高新创新创业项目1700多个,为区域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来源: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