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叫许海轮,现在是一名职业编剧。
我是2017年4月份来的红岛,之前一直是在北京生活。因为一直在北京上的大学,毕业之后,自然而然就在北京工作了。那会儿觉得人只要在北京,就觉得人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北京的冬天巨难熬,反正这个决定挺突然的。就一天早晨,推开窗,就觉得外面灰蒙蒙的,然后觉得呼吸也困难,那一刻就觉得特别想家。大概用了两天时间,收拾收拾就回来了。
从北京回来以后,还算幸运的是,我很快在红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我现在就是特别忙,因为手头上有一个新的项目。这也是我头一次负责这么大的项目,所以,稍微有点紧张。但我相信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问:那你现在还想回去吗?
说实话,想也不想。就内心肯定还是特别向往大都市的生活。在北京大多时候我都是项目合作。就是不坐班,反正有赚钱多的时候,也有长时间找不到合适项目的时候。人就会特别焦虑,大把大把地掉头发。
但会红岛之后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安静下来了,就有时间去想一下,大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是怎样的。

许海轮:现在基本设定就是这样,人物是重合的。
同事男:你这样设定根本就不行,人物很多,关系又复杂。你怎么展现人物的矛盾冲突。
许海轮:我觉得你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你看现在市面上很多影视剧,都选择这种表现方式,而且比咱们这个要复杂得多了去。
同事女:那你是不是要考虑一下大家的观影体验,你像这种故事放在我这儿,我都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
许海轮:我觉得有好的想法大家就应该试一下,总不能连试都不试,就把自己否决了吧。
做编剧就是这样,你要不断地想不断地讨论,然后周围会有各种各样的声音,然后你还会不断地被否决,就是说不但要过了自己这一关,你还得像关公一样,过五关斩六将,然后自己这个想法才能被保留下来。
这边的人特别喜欢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喝喝茶。我很喜欢这种聚会,这种聚会有时候会让我觉得,生活中多了一些温暖和热闹。可能之前一个人在北京的时候,这种跟家人一起的机会特别的少,但是现在在这儿呢,就会变得特别平常。
许海轮:王老师好,您里边请。
围读剧本就是介于剧本和正式开拍之间一项非常重要的活动,没有服装灯光这些辅助,全身心地做好一件事,就是分角色来朗读剧本,然后谁觉得哪里有问题就提出来,然后我就会和导演一起讨论修改。

从23场到30场是一个数字长镜头,镜头从30场以后开始分切,我这么设计的一个特别之处是身为作家的主人公他内心一直想做的一件事。
主人公想象出来的,根本不存在。我觉得这是整个剧本最大的矛盾。
围读剧本:
旁白:第十场酒店经理办公室日内
角色一:打我的医药费我就不算了,每人五万。
角色二:经理你这帐咋算的啊?
许海轮: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再强化一下您的性格。
演员:就是再激烈一点。
我的职业追求其实很简单,我就想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东西,有一个合适的导演,把它拍出来,但是在实现这个追求之前,毕竟有一些专业技能还没有那么成熟,就想在公司多学习,多储备经验,反正一切都是为了这一步做准备。
(来源: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