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给孩子选书?儿童文学家梅子涵一语戳中家长软肋
爱青岛 2019-06-30 16:55

  6月30日,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现身BCMIX美食书店,为青岛出版社编辑袁赟出版的新书《一个不大的房间》站台,在签售会前,记者采访到了这位中国儿童文学阅读的推广人、奠基人。

  人物介绍

  梅子涵,生于1949年,上海人,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奠基人。代表作有《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绿光芒》《十二个月的嘀嗒诗意》《阅读儿童文学》《相信童话》《麻雀》《敲门小熊》《乡下路》《过年》《春天》等。

  选书的困惑暴露了家长的不足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给孩子选书?

  作为知名的阅读推广人,梅子涵教授很有发言权,同时他的观点也非常犀利:“很多家长自己不读书,但却想要孩子读书,于是才有了这个问题。”梅子涵告诫家长们,“只有你自己阅读了才有资格向别人推荐书。《朗读者》中的女主人公,37岁才遇到能给自己阅读的人,在那之前她根本不识字。所以那些40岁的家长,请你也阅读起来,现在一点都不晚;而那些还不到40岁的家长,希望你们到了40岁不至于再去问别人推荐什么书。”

  好书是什么样子的?

  在梅子涵教授看来,好的儿童文学作品都符合这样的基本精神,首先,无论是19世纪还是20世纪,它都具有引起儿童兴趣的情趣;其次,它必须能带给孩子干净的营养,就是那种他长大了不会说这本书有坏东西的那种干净;最后一点就是能够表达汉字的所有优点。

  “写成人文学很简单,你喜欢什么我就写什么,但儿童文学却是,你要让今天的孩子能够真正欢快起来,能让他读得懂还记得住的文字。好的儿童文学会写得机智、美好,有诗意。”梅子涵教授一番话说得在理,说得真诚。

  读书不是生活的全部

  时下公众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选手武亦姝,让梅子涵教授心生感慨,他说,这个小孩是有天赋的,她的记忆力以及生命个体所特有的安静,都是无法全部复制的,他提醒那些准备以此为标杆的家长:“一个成功的榜样,要以生命个体的特质去看待”。

  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同时,梅子涵教授也希望大家能端正对于阅读的认识,掌握分寸。“孩子长大的过程迅即就会过去,所以请不要把这种成长放在书房里,而是要放在大世界里去。读书不是生活的全部,而是要学着用书的优美去看待生活。”

  传递对生活的一片深情

  三句话不离本行,说了很多关于儿童阅读的见解之后,梅子涵教授再次强调了此行的重点——推荐青岛出版社编辑袁赟的新书《一个不大的房间》。

  梅子涵教授说,在作者袁赟身上,他看到了一种职业的冲动,这种精神在书店人中难能可贵,她做的这件事是可以打动人的,“这是一件事,也是一种景象”。梅子涵在为书作的序中写道:“这是一本可以读到写书的人的故事的书。”袁赟将自己与作家们交往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让读者看到了书本背后的作者,也传递着一份对于阅读的热忱,和对生活的一片深情。

 

  袁赟说出了自己邀请梅子涵教授作序的初衷:“我的工作是帮读者找到好书,帮好书找到读者。而无论是人生的阅读还是一个社会的阅读,都恰恰是从孩子开始的,希望我们的选择能给大家的阅读提供参考。”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记者叶明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