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宅”在家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如何打发空闲的时间?
爱青岛联合青岛出版集团、青岛市博物馆、青岛市美术馆、青岛大剧院、沃家影视推出“宅家也能涨知识”系列,带大家看馆藏,赏画作,读图书,听歌剧,观电影。每天看一点,宅在家中也能感受到文化魅力!

本次爱青岛联合青岛市博物馆精品推介,遴选的20件馆藏珍贵文物,与你一起回顾灿烂的历史文化。
【商黄玉璇玑】

璇玑,正如其名,自这类器物出土以来,就充满了诸多的神秘色彩和悬而未决。玉璇玑的造型是以璧或环为主体,外缘附出指向一致的齿形(从二齿到五齿均有发现,以三齿居多),其几何形态的造型极具动感,和谐而有韵律。
青岛市博物馆藏的这件黄玉璇玑,即为商代四角璇玑,选用上乘的和田黄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且富有光泽,整体近似长方形呈片状,共有四角,其中一角残缺。

在商代玉雕中,鸟类的形象占有重要地位,这可能与商代早期的图腾崇拜有关。这件黄玉璇玑的中部有一圆形孔,圆外透雕有四只顺时鸠鸟纹与四只凤鸟纹出脊,璇面用阴线勾勒出鸠鸟和凤鸟的轮廓,四只凤鸟的眼睛用打洼的方法制成圆眼,鸠鸟和凤鸟的嘴均呈勾形。整件黄玉璇玑造型对称均衡,完美和谐,将三千年前商代人对生命力的渴望和追求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显示出商代工匠敏锐的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功力,独具时代艺术特征。

目前各界专家学者对璇玑因其形制奇特,不仅引出如璇玑、牙璧和玉牙器等多种名称,对其功能的认识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专家认为其作用为古代的天文仪器,也有的认为是古代祭祀用品,还有说法是一件切削工具、投掷的兵器或纯粹的装饰物。
古籍《尚书》“舜典”一文中出现了“璇玑玉衡”(北斗七星)的文字,成了人们猜测玉璇玑为天文仪器的一种依据。近年来还有专家推测,我国沿海地带海神信仰和海神崇拜迄今仍极为盛行,早期玉璇玑的牙形很有可能代表大海的潮汐和风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规律地轮回,因此判断,古夷群落在原始风神的信仰中以海神为重 ,将玉璇玑作为首要的玉神器。至今,关于玉璇玑的确切性质和用途,仍是古玉中的一大疑案。

本次爱青岛联合青岛市美术馆精品推介,分为2个主题:当代中国水彩画、“一带一路”国际青年版画。现在为大家奉上的是“版画系列”。
【西蒙·佐尔特(匈)《牧羊人》】

这张匈牙利的版画是类似于插画性质的作品,虽然它的尺寸有八张藏书票那么大,但是它里面的绘画和表达方式,让人想起了唐吉可德,想起了寓言故事,在书籍中那些插画真的是点睛之笔,每每读到一处开头或者结尾,一张小画恰好出现在空出,是很好的点题和无比愉悦的享受。

人山人海,不如书山书海。
本次爱青岛联合青岛出版集团精品推介,从美容瘦身、烘焙美食到母婴中医、女性时尚,为你奉上一个不一样的书单,放松心情迎接未来!
【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力】

作者:张淑芬
书综合众多有关受挫力的研究,并通过无数的家教案例,阐述了父母在培养孩子受挫力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态度及策略,帮助孩子建立屡败屡战精神的实用概念,培养孩子面对及克服逆境的能力,给孩子改变自己人生的力量——受挫力!

本次爱青岛联合青岛大剧院精品推介,奉上“古典音乐家的爱情故事”特别歌单。
贝多芬曾在情书中这样写道:“不论我身在何处,你都随我同在,跟随我的梦幻,我与你切切私语。我所有的想法都源自于你:我不朽的爱人...”爱情是音乐家们无穷无尽的创作源泉。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些古典音乐作曲家的唯美爱情故事,有的是金风玉露,有的是一见钟情,有的是忘年之交……这些爱情形态各异,岁月的磨蚀让它变得难以分辨,但音乐却是最好的证明,爱过的痕迹,热烈的、期盼的、柔情的、心碎的……尽在其中。
★所有歌曲可在QQ音乐下载收听。
本杰明·布里顿 & 彼得·皮尔斯
【《仲夏夜之梦》】

1930年,本杰明·布里顿的合唱作品《一个男孩的诞生》入选BBC作品选拔,在演播室里,布里顿遇到了男高音皮尔斯,立刻被他的魅力倾倒。六年之后,他们二人正式相恋,他们的爱情差不多持续了40年,直到1976年布里顿因心力衰竭在皮尔斯的怀抱里去世。
有人评价说皮尔斯演唱的男主角艾申巴赫周身洋溢着一种奇特的幸福感,而这幸福感,就是来自即将不久于人世的爱人。布里顿去世10年以后,皮尔斯也在阿尔德堡去世,他被葬在爱侣布里顿的身旁,在另一个世界继续在一起。
歌剧《仲夏夜之梦》首演于1960年,被誉为最优秀的莎剧题材歌剧之一。剧本由布里顿及皮尔斯共同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喜剧保留主要戏剧情节进行改编,整部作品既有先锋的音乐语言,又对传统旋律和原则十分重视。布里顿尤为善用简洁精准的音乐语言和管弦乐配器色彩刻画剧中性格各异的人物,在戏谑中传达出深刻的当代思考。

影视作品咋能少?本次爱青岛联合沃家影视精品推介,高分经典或口碑热播的电影、电视剧、综艺一网打尽!
★沃家影视资源可在IPTV-青岛专区点播中观看。
【狗十三】

3岁的少女李玩,由于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正处于青春期的她渴望了解、陪伴和爱。在“要听话”的中国式教育里,李玩也完成了属于她的“成人礼”。电影中,父亲希望通过一条宠物小狗完成与女儿的和解与沟通,李玩为狗取名“爱因斯坦”,暗潮涌动的青春因“爱因斯坦”意外走失,开启了它汹涌又无奈的成长之路。
《狗十三》这部家庭题材的影片揭示了中国社会中的两性关系,以深刻的方式展现了年轻女孩在家中迎来期待已久的儿子后,复杂的内心和情感世界。它聚焦中国式“爱的教育”,用极其生活化的方式描摹出一个女孩的成长历程,其核心事件是养狗,该片讲述的是一个十几岁女孩几年内的成长经历,但浓缩了人生从童年到成年最残酷的变化过程。
【爱青岛综合整理,未经许可不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