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六一礼物,是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
青岛市图书馆 2020-06-01 15:34

  儿童节快乐!

  HAPPY CHILDREN'S DAY

  这个六一,你准备送给孩子什么礼物?

  也许是一件名牌衣物?也许买一个新玩具?或者带他去盼望已久的地方,痛痛快快的玩一天?

  都是不错的答案,但并非完美。新衣服、新玩具等礼物带给孩子的感官刺激,往往只能持续很短一段时间。青图君想向你推荐一份效果长远、使其受益终生的礼物: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意义在哪里?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一生健康、幸福。要达成这一目标,两个要素不可或缺:一是赋予孩子优异的智商水平,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的智商固然存在先天差异,但后天塑造的空间也很大。要提升智商水平,最重要、最有效手段就是阅读。阅读可拓宽见识,让人获得超越日常生活的知识。个人的智商水平往往与其阅读量呈正比。

  阅读不但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水平,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本好书,往往都充满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怀。这些人类思想的精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为他构建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在今后的日子里,如果生活和命运对他不公,一个从阅读中经历了丰富生活,倾听了众多智慧的人,自然会有更为成熟的思想,更好的自我愈合能力。

  二、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白:家长用行动告诉孩子的,远比言语告诉得多。

  建议:每当你打开微信刷朋友圈时;每当你点开抖音、快手刷视频时;每当你沉迷于“王者荣耀”无法自拔时;试着把这些时间用在阅读上。相信不用多久,你就能够发现孩子的改变。

  三、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时,要注意哪些误区?

  “阅读有好处”基本是共识。可事实上,人们所期待阅读能带来的好处和它真正能起到的效果,经常并不一致。

  如果将提高学习成绩作为阅读的主要期待和目标,造成的问题也许比收获还多。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正是人阅读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让孩子们充分感知到阅读带来的新鲜和快乐,而不是过早为他们设立目标,才能让阅读的兴趣得到健康的滋长,否则,抵触的情绪就会开始萌生。比如,读书之后要写读后感,就是孩子们反感的噩梦之一。一旦带着“读后感怎么写”的焦虑读书,就会觉得反感,能感知和吸收的内容反而大大窄化;摘抄好词好句,也是许多孩子特别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因为这最方便写作文时拿来用,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反而是实现深度、完整阅读的阻碍。

  此外,应该提倡主题阅读还是自由阅读?这两种方式各有各的优势,本来也并非完全冲突,完全可能在实际中并行不悖、取长补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以诗歌为例,建议语文教学一定要以诵读为主,并具体提出了几个要求,包括“反复去读”、“引发学生的兴趣”、“重视会意和感悟”、“不要过多使用多媒体”及“不要布置太多的任务”这几点。这些基于语文教学提出的阅读主张,获得了大部分主题阅读践行者的支持。

  但这种支持并非一边倒,另外一些奉行自由阅读理念的人认为,主题阅读加重了领读者和孩子的负担,加高了阅读的门槛,也让阅读变得狭隘。“我觉得阅读很简单,不需要复杂化。买足够多的书给孩子看,孩子的读写素养就会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在这部分人看来,自己的主观认识,很容易对孩子们的阅读产生影响,而这“绝非好事”。

       一旦对图书的引导转化出现误差,很容易将孩子的阅读兴趣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甚至把阅读变成另一种语文课,这是“最可怕的”。“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去观察,孩子们自发地去跟一本优秀的书相遇,这一点(乡村)跟城市是差不多的。他也喜欢读绘本,他也喜欢名著,他也喜欢童话故事,他也有自己朴素的表达。”

  但不管怎么说,让孩子们愿意从书架上拿下一本书,就已经是成功的开始。

  在人生的启蒙阶段,越是受到现实条件的约束,难以进入广阔的世界,就越是需要阅读。一本好书会像一扇门,或是一对翅膀,让孩子的视野和想象力得以放飞。

  在这个六一,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充实和快乐。

  来源:青岛市图书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