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三中小学生探秘“垃圾十二时辰” 玩转分类花式宣传
青岛第五十三中学 2019-08-02 16:47

  见“圾”行事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实施,青岛也即将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全国46个重点城市行列,“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也渐渐成为了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小学部队员们的口头禅。可是学校里每天分类的垃圾都去哪儿了呢?

  为了破解这一悬案,青岛第五十三中学小学部一(4)中队的队员们便利用暑假,分别走访了位于李沧区娄山河的青岛市固体废弃物处置有限公司和位于城阳区小涧西的青岛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了解了青岛市各类垃圾的十二时辰。

  在娄山河垃圾转运站,队员们了解到,青岛市市内三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都会在这里进行压缩处理,然后被垃圾运输车统一运送到小涧西综合处置场。

  而餐厨垃圾则会单独在青岛市餐厨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产生粗油脂、沼气等副产品,其中仅天然气的生产量便会达到130万立方米。

  听到这里,队员张健峰兴奋地说:“原来我们家里用的天然气,有一部分竟然是由垃圾转化的啊!垃圾真是太了不起了!”

  娄山河垃圾转运站旁边的城肥处理厂处理的都是来自青岛市下水道的各类粪便、污泥,味道非常难闻,可是队员们们却发现这里的工作人员却没有因为这里的环境恶劣而懈怠、不好好干活,这是为什么呢?

  “虽然我们做的工作是最脏最累的,但是我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整个岛城的干净、整洁啊!你们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做这项工作,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工程师爷爷的一番话引起了队员们的深思,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是啊,职业无分贵贱,只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在为青岛的建设添砖加瓦啊!

  那么青岛市其他生活垃圾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在小涧西综合处置场,队员们了解到,原来从娄山河运来的垃圾会先在垃圾发酵区发酵,然后滤出渗沥液,实现干湿分离。最后,巨大的垃圾吊会抓起干湿分离完毕的垃圾,投放到垃圾焚烧炉中进行火力发电。可别小瞧这垃圾焚烧发电的功力,每吨垃圾可焚烧发电500度呢!

  “原来正是有了垃圾发电,才让我们能够在这炎热的夏天放心地使用空调等家用电器啊!我可得为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垃圾点个赞!”王瀚铭兴奋地说。

  “不仅如此,垃圾焚烧剩下的渣滓颗粒粉尘将被运到生活垃圾末端处置基地,在那里,炉渣会变身为建筑青砖,用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中,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也会进行填埋,最终的垃圾体积只有最初的1%呢!”工程师叔叔给小棒棒糖们耐心地讲解着,“而且,你们有没有发现,虽然这里是垃圾处理厂,可这里一点异味也没有,即使是在垃圾填埋区,也没有任何污染,绝对的绿色环保呢!”

  “这哪里是什么垃圾山,分明是一座金山嘛!”杜厚成的一番话,把工程师叔叔、阿姨们都逗乐了!

  “是啊,别看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其实将它们分选开就是各种资源,将垃圾进行合理分类更可以使生态循环,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工程师阿姨的一番话点醒了前来参观队员们。

  “对啊,我们一起来学习垃圾分类,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在社区进行宣讲吧!”队员刘逸芃的提议立刻获得了大家的响应。队员们不仅搜集了各种有关于垃圾分类的小知识,还设计了垃圾分类的小游戏,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垃圾分类的知识牢记于心。

  接着,队员们使命满满的来到了新业广场,向来往的行人分发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走进社区,向邻居们宣讲垃圾分类的好处;更自制分类垃圾桶,在家中实施起了垃圾分类。

  “我统计了我家一个周各项垃圾的生产量,发现塑料袋用得太多了,垃圾场的工程师叔叔说,塑料是非常难降解的一种物质,会严重破坏我们的环境,我要跟周围的人都说说,让大家买菜的时候用布袋子,减少使用塑料袋,保护我们的环境!”队员李秉衡拿着自己的小账本挨家挨户地宣传道,“我还要学会制作环保酵素,让家里的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而这只是“我是环保小使者”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开端,队员们将在中队辅导员林赛赛老师的带领下,继续以学校“教育一个队员,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为指引,从垃圾分类入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观访问、宣传践行等活动,小手拉大手,为美丽青岛、美丽海洋建设增砖添瓦,共筑青岛的碧水蓝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