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所高校申请更名或转设!高校为何如此“热衷”改名?
爱青岛 2019-09-20 18:07

  进入9月份,高校更名申请进入密集发布期。

  继广东省教育厅和福建省教育厅公示本省2019年高校申请更名和转设名单后,浙江省教育厅也公示拟提出设置申报高等学校基本情况,加上此前更名迎来进展的部分高校,目前拟申请更名或转设的高校数量超过15所。

  高校为什么热衷于更名?一个名字对于高校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天,就跟着小编了解一下高校改名背后的那些事……

  先来看看最近要改名的都有哪些高校……

  5所浙江高校申请更名或转设

  9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发布《关于我省2019年拟提出设置申报高等学校基本情况的公示》称,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度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通知》的部署要求,浙江省有浙江科技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学校提出设置申报。

  公示文件显示,浙江科技学院申请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申请更名为绍兴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申请独立学院转设,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据了解,本次浙江申请更名的两所高校此前都已开始准备。

  据浙江科技学院官网消息,2019年1月15日,浙江科技学院召开该校第四次党代会,在会议上,该校党委书记龚建立作了题为《强化应用型办学彰显国际化特色为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浙江科技大学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他强调,“在广大党员和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凝聚发展力量,克服各种困难,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的浙江科技大学,早日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应用型大学。”

  2018年5月29日,绍兴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建设发展有关工作。会议曾强调,认真贯彻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和教育现代化战略,抓住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契机,全力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设置绍兴大学,努力建成与绍兴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加快绍兴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6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就已被纳入公费招生行列。

  此次两校申请转设均意味着将从独立学院正式转设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名称不变,备用名为浙大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申请的备用名为宁波理工学院。

  4所广东高校拟更名或转设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公示透露,近期,广州市政府申请设立广州交通大学、佛山市政府申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更名为广东科学技术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申请转设为广州工学院。

  广州交通大学的筹建工作一直备受关注。据悉,早在2017年广州市“两会”上,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提交了《关于创办广州交通科技大学的建议》提案,提出要筹建广州交通大学。2018年, “筹办广州交通大学”被列入广州市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公示信息显示,广州交通大学并非从“零”开始,而是以广州航海学院为建校基础。基本建设投入资金62个亿,交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投入30个亿,总投入近100亿,计划于2020年开始招生。

  据了解,广州航海学院为一所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华南地区独立建制的海事本科院校,有黄埔和琶洲两个校区。

  2所福建高校拟申请更名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官网发布消息,福建工程学院申请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闽江学院申请更名为闽江大学。其实,福建省内高校近期提出更名意向的高校还有厦门理工学院。

  早在今年1月,厦门当地媒体厦门网就刊文披露:厦门理工学院已启动更名为“厦门理工大学”的建设。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此前公布的《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厦门理工学院的责任书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快省级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显著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提供服务的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大学,达到更名“厦门理工大学”的办学条件和内涵指标,基本具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条件。

  另外,福建省内传出要更名大学消息的还有泉州师范学院。

  据东南网大学城频道今年5月消息:2019年1月省教育厅公布了福建省普通本科高校建设目标责任书(2018-2020年),其中提到泉州师范学院更名为大学的计划。到2020年,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提升,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在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发展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省级应用型学科通过验收,达到增列硕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学校力争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双一流”高校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为实现更名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拟申请转设为南京传媒学院

  9月12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发布说明,回应学校转设为民办普通高校的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表示,独立学院转设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大政方针,转设发展标志着学校正式取得普通本科高校的独立建制,有利于提升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质量。转设之后,学校将在学科及专业建设、申请研究生学位授予权点、教改与科研立项、师生参与各类评奖评优等诸多方面获得更有利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将进一步发挥出民办高校在多元化筹措办学资金加大办学投入、扩充和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机制优势,为提升学校品牌和竞争力、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公布,已与中国传媒大学于2019年7月签署了转设协议,目前正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推进转设筹备工作。学校拟申请新校名为“南京传媒学院”,对未来转设获批及正式更名之前的在校生、转设筹备期间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继续招生即将入学的学生,将按“老生老办法”的原则,颁发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具印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合肥学院拟更名合肥大学

  9月16日,合肥学院官网发布了一篇题为《聚焦一流应用型大学新目标开启人才培养升级新征程》文章。

  合肥学院党委书记、校长王其东在文章中提到,“今年,学校成功增列进教育部十三五大学更名规划,建设合肥大学目标更近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时任合肥学院党委书记蔡敬民2016年省两会期间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方案已完成,于2016年1月底上报国务院。

  基地确定的建设目标:把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改善高校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模式。蔡敬民表示,学校将在加强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基础上,积极创建一流应用型合肥大学。

  太原师范学院拟更名为太原师范大学

  9月2日,太原师范学院举行新学年升旗仪式。在升旗仪式上,太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张惠元发表讲话透露,8月7日,教育部正式复函,同意将“太原师范学院”更名为“太原师范大学”,正式列入山西省“十三五”高校规划调整事项。

  张惠元在讲话中强调,从1929年省立师范学院到1999年三校合并组建太原师范学院,再到2019年,太师人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走过了组建20年、办学90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决定将9月10日定为“校庆日”,以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凝心聚力、开拓前进。教育部同意将“太原师范学院”更名为“太原师范大学”并列入山西省“十三五”高校规划调整事项。“这是学校实现提升突破创新的重大机遇,我们怎能不倍感振奋、豪情满怀,我们怎能不同心共赴、奋力争先!”

  太原师范学院院长霍世平表示,全校师生要在校党委的团结带领下,以内涵发展为主线,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更名大学”“建设博单”为牵引,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昂扬的斗志,立足岗位,踏实工作,顽强拼搏,乘势而上,奋力谱写太原师范学院改革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徐州工程学院更名徐州大学获进展

  徐州工程学院官网9月1日发布消息,9月1日上午,该校召开全校干部教师大会。

  会上,陈奎庆校长指出,上半年学校事业发展实现了一系列新突破: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荣获“挑战杯”江苏省决赛特等奖;获批徐州大学创建专项经费,正式启动东校区建设;校友联谊会正式成立,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源泉。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内涵式发展实现新跨越,体制机制建设焕发新活力,综合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全面从严治党达到新高度。

  可见,徐州工程学院已经于今年上半年获批徐州大学创建专项经费。

  实际上,这已不是官方第一次披露徐州工程学院更名“徐州大学”的相关消息。早在去年的1月份,江苏省发改委正式公开的关于《支持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见重点任务分解方案》的文件中,就提到过,要支持徐州建设徐州大学。今年年初,在官方发布的徐州政府工作报告写道:要推动徐州幼专新校区建设和专升本、徐州工程学院建设徐州大学。

  海南医学院拟申请更名医科大学

  “当前学校的发展已经到了‘更名医科大学及省部(委)共建’‘桂林洋新校区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热带医学学科建设’等的关键时期。”

        9月6日,在海南医学院第六届二次教代会上,海南医学院党委书记吕传柱指出,全校教职工要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热带特色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坚持“发挥特色,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医教研协同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学校“转型升级”改革发展。

  为什么高校这么热衷于“改名”呢?改名改的只是“名字”吗?继续来看!

  没有退却过的高校更名浪潮

  虽说最近高校改名浪潮再度引起讨论,但一直以来,更名的高校都不在少数。

  据媒体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2017年,中国有200所以上高校更换了校名。2018年1月20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

  而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关于2018年拟批准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40所高校的更名、新设等申请通过,并发布了公示名单。

  对于部分高校来说,学校更名意在升格,升格的好处较多——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跟着名字变动的还包括学校的招生指标、教育收费、学位授予资格、职衔评定标准、教育拨款等。

  而对处于成长期的高校来说,随着办学层次和思路的改变,学校希望能够对校名进行调整,以贴合学校形象,增强竞争力,更好地进行招生工作。

  客观地说,一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科设置的调整和办学方向的转型,适当更名并无不可。正如一些专家所指出的,这有利于提振学校办学积极性,而且在招生宣传、争取科研资源等方面也能增加一些主动性。

  教育部:严格审批“学院”更名“大学”

  《中国青年报》曾报道称,进入新世纪后,中国高校的改名则出现了几个主要动向:将涉及的地域改大;改变学校的性质类别,实现“高等专科学校—学院—大学”的更迭;界定学科类型的用词越来越时尚、综合,比如,用“金融”取代“财政税务”,用“工学院”取代“机电”,等等;去掉校名中的“职业”或“职业技术”字样。

  实际上,教育部对待高校更名,有一定的要求:

  教育部2017年曾发布《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坚决纠正部分高等学校贪大求全,为了更名、升格盲目向综合性、多科性发展的倾向”。其中提及,严格依据标准审批“学院”更名“大学”;坚持高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升格为本科学校,不与本科学校合并,也不更名为高等专科学校的基本政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8修正)》:“设立高等学校,应当具备教育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大学或者独立设置的学院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

  此外,高校更名也并非公示之后直接改名成功,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曾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的规定和审批程序要求,拟设置的本科学校(包括更名、转设等)由省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教育部先进行考察前公示,再委托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召开评议会议进行评议,根据专家考察评议意见,依法依规进行审批。

  高校更名并不是简单的改名而已

  虽说高校更名在国内并不新鲜,但这并不仅仅是改一个名字就可以,其中涉及的各项环节并不简单。校名更改有怎样的过程?学校改名后会产生哪些方面的问题和影响?这些都需要高校管理者去思考。而密苏里科技大学的做法或许能给更多有更名意愿的高校以启示。

  密苏里科技大学,本名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2006年10月,时任校长约翰·F.卡尼三世宣布了更名计划。该校更名源于对生源危机的担忧。同时,校董会认为,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未反映出学校在STEM领域的优势。

  除了对生源的担忧,品牌识别、学校声誉、市场地位、募款及科研经费支持等因素也影响着更名决策。为此,校方专门起草了《校名变更白皮书》,围绕四个核心展开讨论:

  -如何将罗拉分校与密苏里大学中的其他分校进行区分

       -如何反映学校的全国性愿景

       -如何扩大市场份额,招入最好的学生

        -如何提升大学声誉

  有白皮书在手、明确了这场更名行动要达到怎样的目的后,校方开始进行全校性的意见征集。

  调查发现,反对更改校名的群体主要是在校本科生和新近毕业学生,而教职员工和研究生则更支持更名。校友调查则显示,70%的校友对变更校名表示支持。不过不少人在阅读白皮书后从反对派转为支持派。

  然而学校此时发现,被调查群体缺少关键受众,比如学校申请人、毕业生雇主。为此学校请第三方公司进行深入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雇主代表、高中聘请的大学申请咨询师等。调查显示,尽管雇主群体更认可原名,但潜在生源从五个名字中选出“密苏里科技大学”这个名字,认为其最有吸引力。

  卡尼校长将这些结果呈现在校董会面前,校董会允准将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更名为密苏里科技大学,新校名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

  而新校名如何顺利取代老校名也是一项庞大的工作。学校迅速成立了“更名委员会”,邀请校友关系部、体育部、职业发展中心、学生资助中心、IT部、招生注册管理部以及众多院系,与媒体关系团队一起进行与校名更迭有关活动。更名委员会还联系了两年前已更名的两所兄弟院校寻求意见和帮助,并申请额外的更名费。更名委员会每周召开一次例会,解决校名更改后带来的无数细节问题。

  除内部工作,更名委员会最希望外部的潜在生源和校友了解学校名称变更的情况。学校在选校资源方面,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上投入了一笔资金,进行了一系列明信片与电子广告营销。

  2008年1月1日正式更改的校名产生了哪些效果?数据显示,在“密苏里大学罗拉分校”这一校名使用的最后一年,学生注册总量是6167人,到2011年秋季达到7522人。随后在2013—2015学年里,学生人数屡破历史纪录,其中2015年秋季达到8889人,直到2016年才稍有下降,为8838人。纵观2007年到2016学年,注册人数总量上升了43.3%。

  从数据看出,校名更改后,学生注册总量、外州生源问询量和雇主兴趣都有提升,虽然难以证实校名更改直接带来了这些积极的数字,但足以证明新校名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高校改名,你怎么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