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上海路小学孔子学堂荣获孔子文化主题单位
市北教育和体育 2019-12-28 10:51

  崇德向善,创新发展。由中国孔子基金会举办的“2019孔子学堂年会”于12月17日在济南舜耕会堂举行。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爱军,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邢成湖、刘廷善、周静,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副巡视员康承宝等出席年会。

  青岛上海路小学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全国两千余家孔子学堂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孔子文化主题单位”,是青岛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自2018年“孔子学堂”授牌以来,学校在原先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深入打造传统文化课程,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把“读好书、写好字、做好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位,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实践中落实好孔子学堂在新时代的使命与任务。

  学校以“文润墨心,语韵童声”为主题,按照“全员铺开、年级推动、个体提升”工作思路,使每个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引领人人参与,快乐实践体验,有效传播孔子"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精髓,让其成为植根于每个人内心的文化信仰,讲仁爱尊礼仪,打造道德高地。

   “三礼”引领成长

  “开笔礼、成长礼、毕业礼”是学校传承传统美德的特色活动。三礼的实施给予了学生特定成长节点上的文化引领、熏陶、启迪。“开笔启蒙慧悦人生”的开笔礼引导一年级新生和家长共同领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通过“正衣冠”、 “拜孔子”、“朱砂启智”、 “启蒙描红”、 “击鼓鸣志”、“行谢恩礼”等活动中,一年级新生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崇敬之心,在仪式过程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求学的热忱,成为新生成长路上最珍贵的一课。十岁成长礼,则让学生在礼拜亲师、感恩父母中感受尊师孝亲的浓浓情意,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毕业礼中师生参与其中共同见证了孩子六年美好成长,学校用庄重的仪式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传统文化回归生活、落实于生活。

   

  节庆传承精髓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校组织各班级以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开展“多姿多彩中国节”系列活动,各班选择一个传统节庆为研究内容,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以多种方式,了解中国传统节庆所包含的文化的内涵,充分展现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班级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报告册”“节庆歌曲传唱”等形式进行了展示。重阳节歌曲《孝为先》表达了孩子们尊老敬老之情,《七子之歌》表达海外游子渴望回归团圆的心声,春节歌曲《祝福你》《一起拜个年》唱出了尚德学子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无限热爱,《明月几时有》将古风古韵表现的淋漓尽致。传统节庆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们在研究、实践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校坚持开展古诗词诵读活动,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沐浴传统文化的恩泽,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另外,学校开展的“尚德杯”古诗擂台赛也深受学生喜爱。各班学生自主命题、自制课件,题目形式多样化:看图猜诗句、诗句接龙、根据诗句说诗人朝代、根据给出的字说出诗句。比赛中大家兴奋不已,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设计、制作、主持到比赛,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也愈发深刻。

  学校开展“我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和“爸爸妈妈和我共读”活动。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精心选择,结合学生年龄认知特点推介阅读成语故事、中国俗语、《古今贤文》(摘选)、经典古诗词、《西游记》《三国演义》……在班级中开展系列读书交流活动。孩子们思维开阔,小组合作,有的画出三国主要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理清了脉络;有的画出了三国时期的地图,并能讲出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有的分角色朗读,有的分角色表演,再现故事情节;有的评头论足,评人物,论古今……通过引领孩子们听一听,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走近传统,走近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和传递的思想。

  学校坚持开展“规范字书写爱国情怀”小学生读写大赛。比赛内容从汉字读写到词语理解,从诗词积累到“语言表达”“辨义读音”“音译推字”“补文填字”“博古通今”“你比我猜”,五个闯关项目环环紧扣,考查了学生积累运用、阅读思维、文字表达、古文常识和综合能力等核心素养,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有机融合。通过比赛教导学生规规矩矩写字,踏踏实实做人。同时,也在尚德学生心中埋下一粒文字种子,热爱中华文明,领悟汉字魅力,更好地传承好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

  全体师生在厚重的文化底蕴及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时刻感受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迎接着文化传承的希望,学校孔子学堂将始终不忘初心,赓续传统,不断探寻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发展的契合点,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践行,共同谱写孔子学堂发展建设的新篇章,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多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