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历史学科时政考点—新冠肺炎模拟试题
历史一家人 2020-03-21 10:30

  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对2020届高考考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几个问题:

  一、2020年高考难度会不会降低呢?

  个人认为不会。因为高考是具有高利害性的选拔性考试,所有考生是按排名录取,适当难度的考试会增加区分度,有助于选出人才,简单的考试反而更没有区分度。所以会一切照旧。

  2003年非典,统计2002-2004年多个省市高考分数线情况。如图所示:

图示数据来源于阳光高考平台

  从2003年非典高考试卷的难易度来看并没有因为受到疫情的影响,分数降低与当年的数学高考卷难度有很大关系。

  据了解,2003年许多高考生都倒在了全国数学卷面前,很多考生都是排队哭着走出考场,其中不乏有不少学霸,很多平日里学习特别好的学霸都觉得自己考砸了。分数出来后也证实了这份试卷的难度,全国平均成绩只有50分左右。由于数学卷难度过大,考生分数普遍下降,高考分数线跟着下降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高考试卷难度由谁来控制呢?

  命题组。高考命题之前第一步是成立命题组,高考命题人主要由三个群体组成:大学教授、高中老师和学科教研员。三者的比例依次递减,大学教授占的比例最大,一般学科命题组组长都由大学教授担任。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大学教授的视角往往就是高考试题趋向的视角。

  为什么高考命题人以大学教授为主?

  这是因为高考的重要职能就是“服务选拔”,即为高校选拔人才。如同中考后要升入高中,以高中学校为主,都是一个道理。

  每年高考试题命制工作会一般至少要开三次。3月份,专家开始入围,考试中心、学科秘书会召集命题专家,为他们讲解命题要求,并提供材料。每年的4月末、5月初,高考命题工作将秘密开展。命题工作大概持续半个月左右,剩余半个月用来微调和印刷。

  命题流程:每个专家对每个题型都要命制一批试题,据说,每个题型会初步出10—15道题。然后,选题人要从每个题型的10—15道题中,选出最优秀的题进行组合。十选一,还是很严格的。

  下一步工作,就是查重,要与市面上的题目做比对。50%雷同的就要被剔除。据说,现在引进了AI智能设备,效率大大提升了。

  命题工作大概会持续到5月份,命题人出完题,做完参考答案经学科秘书和命题组长审核,最终选出当年的高考题目和一套备用卷。

  所以在4月初到5月初,老师和同学要多关注国内外的大事件、领导人的讲话,这几年的高考题“顾大局,不避热点”是其重要特点。

  能够影响录取分数线的,主要是三个方面:各高校对本省的招生计划、本省报名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和试卷的难易程度。

  因此,今年高考试题难度也很大可能不会受疫情的影响。所以,高考难度不会因为突发事件降低。但是,作为社会热点话题,很大可能会出现在高考语文、英语、政治、历史、生物等各学科考题里。

  三、疫情会如何体现在高考考题里?

  2003年非典的高考并没有涉及非典,但2004年的高考考查了“非典”知识。

  2008年高考之前最大的事莫过于“汶川地震”,尽管5月12日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当年的高考语文全国1卷还是直接用了60分来直面这个重大事件:

  高考选拔优秀人才的目的不变,趋势不变,本次疫情的社会影响程度也远超2003年非典。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考点更应该引起高考各学科的重视。

  下面,就历史学科模拟试题为例:古今中外瘟疫史以及医学发展历程,张仲景的医学贡献,《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文艺复兴兴起与黑死病的关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文明史观,生态史观等等,把这些知识点融会贯通到试题中。

  【模拟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瘟疫。疫情出现后,明朝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同时设坛做法事,期盼降神而祈福禳灾。有官员曾上疏说:“今之人皆知救荒,而不知救疫。”明朝防疫的消极反应在很大程度受“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影响,认为瘟疫是天神“震怒”的表现,这种观念使人丧失了与疫病积极斗争的意志,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责任也趁机被推卸。瘟疫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崇祯十六年(1643年),北京鼠疫流行,不到7个月时间,就造成了20万人死亡,蔓延势烈,形势惨重。——据程杨《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等。

  材料二:伦敦于1499—1665年发生多次严重鼠疫疫情。随着王权的加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都铎王朝摆脱了中世纪消极无为的宗教防疫观念束缚,而以积极的姿态来处理防疫事务。为防控疫情,1518年伦敦市政当局号召患病家庭主动进行隔离,后来隔离措施在全国逐渐合法化和制度化。政府严禁疫区人员流动,以防止疫情扩散。政府积极加强疫区公共卫生建设,以消除疫病滋生条件。为确保法令有效实施,市政当局还专门任命几个临时委员会具体负责。在这些法令基础上,英国政府初步构建了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为防疫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1572年伊丽莎白女王签署法案,决定向全国征收“普通税”以建立济贫基金,来救助那些因为瘟疫、灾荒等突发灾难四处流浪的乞丐和流民。由于有政府救济,许多家庭愿意接受隔离,这使得英国的防疫工作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17世纪末期鼠疫逐渐从英国消退。——据陈凯鹏《近代早期鼠疫在英国消退原因探析》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和英国政府防疫措施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防疫观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简析其影响。(16分)

  【答案】

  (1)特点

  ①明朝(4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1)政府应对消极

  2)防疫重点主要集中在灾后赈济救助方面

  3)防疫措施呈零散性、偶然性特征

  4)防疫措施迷信色彩深厚

  ②英国(5分,任意三点即可)

  1)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2)周密部署,构建国家公共卫生防疫体系

  3)防疫工作制度化

  4)防疫措施科学、进步

  (2)背景

  ①明朝(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明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

  2)小农经济占主导

  3)思想观念落后、愚昧

  ②英国(6分,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1)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央集权的加强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自然科学兴起

  4)人文主义的发展

  影响

  ①明朝(2分)

  导致疫病蔓延,人口大量死亡,社会动荡,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②英国(2分,任意两点即可,每点1分)

  1)为鼠疫从英国消退奠定了基础

  2)有利于都铎王朝统治的持久稳固

  3)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社会转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