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经过一周的高中生活,大家更像一个big family!有一句话送给你们:做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
青岛市实验高中教育集团青岛创新学校一楼大厅里,中外人文班的全体同学们正安安静静地聆听集团中外人文中心分管校长杨睿的“一周成长点评”。



少年们认真聆听的样子格外好看。

在创新学校开启的“高中第一周”,少年们充分理解了“来创新学校读书,与实验高中同行”的品质内涵。

这一周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堪称“完美”——
每一天都有挑战,每一天都有惊喜
蔡政轩高一3班(A—level方向)

这是蔡政轩第一次参加军训,初一时因为没按时上交体检报告从而错过了军训。面对人生第一次军训,他期待又紧张。紧张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主动争取当选体委,需要领队、喊操、组织纪律、协调团队。
“不容易啊,是个挑战!”当体委遇上军训,蔡政轩一下子变身“责任担当”,爱打篮球的大男生仿佛瞬间长大了,领导力、责任感、同理心成为他的成长关键词。
目标定位南洋理工和新加坡国立的蔡政轩,自述是个“纯理科男”,新的学期一定用更多的精力主攻英文。
“这场入学派对很惊喜,很有创意!感觉整个中外人文班就像一家人!”
这就是我向往的学校!
陈行知高一3班(北美双A方向)

“我的目标学校是麻省理工、UCLA和华盛顿大学。”
“钟意华盛顿大学是因为她坐落在美丽的飞机之城西雅图,我去过那里,见识过学校的魅力,而且我姐姐住在西雅图。”
“宿舍跟我想象中的很不一样!现在应该说是公寓了,哈哈,设施很齐全,舍友很给力!是我想要的!”
“如果给我们的老师评分,五星是满分的话,我打五星。”
“第一节课印象挺深刻的,王磊老师让我们用五个关键词描述心目中的学校。我写的是:阳光、向上、互相尊重和理解、互相包容、团结。现在看来,这些全部实现了。”
“这场入学派对超级惊喜,从未想到,打动到心里了!”
学习德语是个全新的开始
刘静宜高一3班(中德方向)

在刘静宜看来,军训练深蹲真是一件酸爽到不行的事。喊累的同时,她还是一口气做足了70个深蹲。“还好不是最后一天,否则回家都迈不动腿了,哈哈。”
“学德语真是个全新的开始。”英语流利、有国外生活经历的刘静宜说学德语仿佛推开了一道新的门,跟说习惯了的英文很不一样,发音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虽然刚开始有困难,但还是感受到了德国人骨子里的那种严谨,对德国文化有了全新的认知。
“这样的派对希望每周都有,哈哈!”

派对!派对!派对!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为什么中外人文班的三名同学都提到了“派对”?到底这一刻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

“今天咱们要上的是国际礼仪课,但我们不想请礼仪师进校园教大家如何摆放刀叉、餐具和进餐顺序,希望通过一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丰盛自助餐,让大家体验秩序、礼仪和文明进餐的全程,让大家感受独一无二、分享友谊的幸福快乐。这才是我们理解的国际礼仪的内涵。”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宋文琴和同学们这样说,老师们暖心地把“国际礼仪课”变成了“入学派对”。

哪个孩子不喜欢派对的快乐。
哪个少年不热爱温暖的笑脸。
走进实验高中教育集团,就是一场花儿与少年的青春旅程。









这样的派对,
有少年对美食天然的爱与渴望,
有少年时代拔节生长的声音,
有认真用餐开心微笑的样子,
有不大声喧哗、打闹的矜持,
有吃饭不忘拉老师拍照的亲昵,
有吃饭不忘秀一秀才艺的瞬间。






即使很多年后,即便飞到海角天边,
他们还会记得那场不奢侈却满足的派对,
他们还会记得自己曾多么喜欢那些“没有架子、和我打成一片、和我们做朋友”的老师……




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
快乐的记忆是永恒的。
快乐会转化成向上的力量。
快乐与拼搏会成为他们在创新成长的守恒定律。

派对结束了。
少年们进入了安静的午休时间,
聚餐的地点一瞬间恢复原样,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整洁如常。
一堂实实在在的国际礼仪课结束了。

来源:青岛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