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练琴太有“仪式”感了,如何维护好孩子的“积极性”?
山东教育电视台 2020-11-08 11:26

  近日,日照一家人满满仪式感地陪女儿练钢琴的视频走红网络!只见主持人爸爸煞有介事地报幕,观众席上的萌娃也已就位,随后“钢琴家”小女孩闪亮登场,优雅大方,小小家庭演奏会开始啦!

  这样温馨的家庭氛围

  真的是羡煞旁人

  网友们一致认为,有爱的家庭氛围培养出来的孩子更自信大方,孩子将来一定很优秀。孩子爸爸希望女儿将来成为钢琴艺术家的美好祝愿,也一定能实现。

  确实,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

  更容易提高孩子练习钢琴的积极性

  但是

  也很多孩子的积极性

  被家长“泼冷水”

  这不,最近南京一中学老师给班上的同学布置了一项实践体验作业,希望学生利用周末的亲子时光,为家人做一份手工作品,可以是一道美食、一朵纸花,也可以是一件变废为宝的物件。

  原本很好的一个亲子手工作业,结果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反对。家长们表示,别浪费孩子时间,让他快点去写作业。

  然而,家长们有时候脱口而出的一些话,却打消了孩子的积极性。实践证明,温馨有爱的家庭也更容易培养出一个自信乐观的孩子。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离不开家长的认可与鼓励,而家长的认可恰恰是孩子最为在乎的动力。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认可、重视,更容易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培养孩子自信乐观的品格。对此,齐鲁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讲师王凤龙有自己的观点:

  积极性是孩子主动求知的动能,通过不断追求新的知识,拓展新的领域,不但让孩子更有上进心,也让他们成长得更为优秀。家长维护并提高孩子积极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尊重并支持孩子的选择

  面对学习和生活,赋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只要孩子的选择合理,家长应肯定并且提供必要支持。孩子自己做出决定的背后,是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孩子会逐渐认识自我价值,积淀自信心,做事更富有积极性。他们对于自己选择的结果,除了享有更多的自由,也肩负了更多的责任,有助于孩子贯彻始终。

  2.挖掘和培养孩子的兴趣

  诚如莎翁所言:“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积极性最有力的保障。

  3.激发孩子的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指的是人自发的对所从事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简单来说,即做某件事本身便是行动者所追求的核心目的,且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充分的愉悦体验。家长要引导孩子体会源于活动本身的趣味,调动自己内心的动力,而不过分关注来自外界的评价和影响,让孩子在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增强自我认同。

  4.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

  榜样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影响,为孩子树立一个合适的、正面的榜样,势必会让孩子怀揣更多的积极热情致力于更高目标的追求和实现。

  来源:山东教育电视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