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项目全部入选!新工科建设,山大再发力!
山东高考一点通 2020-11-13 13:36

  山东大学是最早开展新工科建设的高校之一,全程见证并参与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新工科三部曲的发展历程。今天,快来跟着小招的步伐,感受一下山大新工科的发展和成绩,展望山大新工科的美好未来!

  回望山大新工科建设历程

  01开启新工科奋进之路

  为实现新工科建设“九个一批”目标,学校于2017年12月印发了《山东大学崇新学堂建设方案》,作为校内开展新工科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目标要求,以“一个架构、二个借鉴、三个层次、四个方向”理念为引领,注重结构优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顶层设计自上而下、项目建设自下而上”两条脉络,重点围绕新兴工科专业和跨学科交叉融合,开发适应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的新课程,培养专业水平高、行业背景丰富的教师队伍,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方面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

  02建设战略急需新工科专业

  2018年,学校设立了16个新工科创新实验班,涉及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等11个新工科专业及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启动新工科专业建设,2018-2020年,新增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智能医学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机器人工程、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储能科学与工程等10个新工科专业,工科专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03创建学科交叉新工科微专业

  2020年在全国首创系列新工科微专业项目,分别是北斗新时空技术与应用、多元智能、航空超精密加工、医学植入体增材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交通与智能建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等,每个微专业10门左右课程,约20学分,供全校学生选修,培养新工科复合人才。

  收获山大新工科建设硕果

  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教育部对2018年批准立项的612个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织开展了结题验收工作。经项目申请、专家评审,589个项目通过验收,96个项目验收结果为优秀。在6月28日教育部公布的首批项目结题验收结果中,山东大学4个项目全部通过结题验收,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康宁教授主持的《面向新工科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KAPI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承慧教授主持的《智能时代自动化专业多元化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2个项目获评优秀。

  教育部于今年3月启动了第二批项目申报工作。学校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通过校内遴选,推荐项目3项;作为项目负责人及牵头单位,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相关各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及中国科协下设各协会(学会)推荐项目3项。相比首批1个新工科综合改革类项目和3个专业类项目,此次共有5个项目入选综合改革类项目、1个项目入选专业改革类项目,涉及专业结构改革、个性化培养模式改革、多学科交叉、创新创业育人和专业改革等多个领域,有力拓展了学校新工科项目建设的广度及深度。在各方择优推荐基础上,经专家综合评议及公示,教育部公布了845个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其中山东大学推荐的6个项目全部入选。

  展望山大新工科建设未来

  开展新工科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写好高等教育“奋进之笔”,打好提升质量、推进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设有多个选题领域及选题方向,是教育部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开展的项目建设工作。

  以此为契机,学校在总结前期新工科建设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将不断探索并丰富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建设为抓手,从不断健全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对传统工科专业重新赋能并形成新的专业特色、持续加强过程监控及持续改进等三个方面持续推进建设,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提质增效。

  来源:山东高考一点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