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家长喜忧参半,您怎么看
青岛教育头条 2020-12-19 10:35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的一份文件,让中小学编程教育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针对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教育部答复称:

  “已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将包括编程教育在内信息技术内容纳入到中小学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

  相关新闻报道纷纷以《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为题,吸引家长们的关注和讨论:

难道说,中小学编程真的要来了吗?

01

编程教育,已经来了!
事实上,教育部并非首次作出此番表述。
近年来,教育部一直在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

 2018年 

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要求。

 2019年 

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动的监管机制,组织对包括少儿编程教育在内的教育App进行备案,并逐步完善备案、推荐、选用、监督检查等制度,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

落实到教学中,编程教育等信息技术内容已纳入到小学、初中科学课程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有机融入到相关学科课程,高中阶段还专门开设信息技术课程。

2017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含“信息技术”专栏,推荐主题包括“趣味编程入门”到“程序世界中的多彩花园”“走进程序世界”等。其中要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