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七岁的年龄正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国外有学者形容这一阶段是“骚动的、矛盾的、动荡的、暴风雨式的时期”。处在这个特殊时期的高中生伴随着成长的欣喜、生活的苦恼、学习的压力、情感的吸引,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年轻的心变得十分敏感和冲动。这就导致多数家长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既担心又困惑,想放手却放不下心,想参与却不得其门而入。
其实做好孩子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工作,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关键看家长有没有用对方法。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山东大学教授龙和平,山东省家庭教育宣讲团专家、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教师于颖慧,学生家长齐世花与我们共同探讨家长在高中阶段家庭教育中应该重视哪些方面的问题。
龙和平:对于孩子们来讲,高中阶段包括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他们的选科其实也体现在这两个问题上。生涯规划就是未来要做什么,上大学选择哪个专业比较适合未来的发展。这个规划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做,比如他动手能力比较强,将来想学计算机,那么他就需要选择物理;如果他口才比较好,社会工作能力比较强,将来想要做个律师或法官,那他可能就要在政治和历史方面多下工夫。而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说,在选科时可能更倾向于擅长哪门课程,在六门课程里把分数高的课程组合起来挑选。我个人建议孩子在高一这一年最好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这六门课都深入学习一下,真正理解这六门课,摸清自己到底擅长哪门课程,在哪门课程上拿到的分数更高。因为从现在的高考情况来看,学科之间的交叉会比较多,所以我希望孩子们对课程掌握的也要稍微多一些。另外,家长也要多关注孩子的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从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找到最适合孩子学习的课程。
于颖慧:首先,家长要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老师、新的学校,所以孩子有一点不适应是很正常的,我们要允许他有这个适应的阶段。其次,家长要有一个积极应对的心态,并这个心态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些新环境中衍生出的新挑战,当然这个时候家长也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前对孩子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预判,并做好随时应对的准备。第三,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业上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孩子学习的知识量和学习难度跟初中相比会有一个很大的跨越,这个阶段孩子很容易出现学习状态不好、成绩下降等情况,所以家长要对孩子的学习进度有所了解,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
齐世花:培养孩子其实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家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氛围,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多陪伴,多沟通。其次,家长要学会以身作则,当家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后,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会追随家长的脚步向前行进。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就是让孩子多读书且读好书,因为家长的认知是有限的,你每读一本书就是在跟一个文学大家交流,读的书多了,接受的智慧也就多了,慢慢地孩子在认知方面可能比我们家长都要高。
来源:山东教育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