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协会和空手道协会主席管健民建议,学校体育应提高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同时让体育走进中小学思政课堂。
近年来,体育在各地升学考试里的分值不断提升。管健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阶段应试教育是必要的提升体育重要性的手段,但让青少年享受运动乐趣同样重要。
他认为,当前的普遍现象是“青少年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运动项目化发展水平不高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明显短板,而这本应是现代体育的本质特征之一。“精彩纷呈的高水平运动项目赛事是吸引青少年关注体育、热爱体育的主要途径,富有趣味的运动项目是青少年将体育融入生活,彰显个性与品位的主要方式。”
由此他建议,以运动项目为抓手,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大中小学运动项目专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教育部门与国家级体育单项协会加强沟通协作,就如何科学合理地在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中融入更多运动项目元素,如何将运动项目教学、竞赛活动纳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等展开合作与研究。
同时,管健民还建议,让中华体育精神、传统体育文化走进中小学思政课堂。开展体育专项思政课程教材编制与课题研究工作,以生动、鲜活的体育故事为教学载体;加强体育思政课程师资培养与课程服务工作;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组织优秀教练员、运动员进校园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建立中华体育精神、体育文化进校园专项工作机制。他还强调,在关注中小学体教融合的同时,大学生体教融合同样不可忽视。
此外,面对近在咫尺的东京奥运会,管健民表示,中国跆拳道、空手道队备战要把“面”打开,“其中较关键的是要尽快对比赛的各种转变做适应调整,比如尽快适应新规则、适应国际比赛的变化和裁判判罚等”。
他介绍,两支队伍去年底从山西太原转训去到海南五指山,目前仍在海南冬训。此次冬训分为5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压实基础能力、强化专项能力,第三阶段强化技术运用,第四阶段突出个人特点,第五阶段提倡技术有效。
为保障冬训效果,出发前队伍把调整重点放在优化队伍建设和人员配置上,尤其注重为重点队员选配合适的陪练。陪练由运动员和教练共同商定,给予运动员更大的自由度。
“此次冬训重点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证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找准个人特点;二要突出运动员这一年当中的身体优势,在技术应用上发挥出来;三要分析对手,从遏制对手转变为打击对手,提升进攻和打击能力。”管健民说。
相关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叶仁荪:建议中小学体育课“晒课表”
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叶仁荪提出,建议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开齐上好体育课,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对以往存在的挤占体育课以及“阴阳课表”等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理。
叶仁荪表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学校体育课开不足、开不齐现象并非个案,学生的体型、体能、体质问题仍较突出。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受考试评价指挥棒的影响,没有充分认识并发挥体育独特的育人功能,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一些学校没有开齐开足体育课,除了极个别可能由于体育师资不足未能开设外,更多的是将体育课时间调剂给文化课,因为文化课要参加升学考试或者分值更高。”叶仁荪说,这里隐含着一个逻辑,就是上了体育课可能就会影响到文化课的考试。实际上,将体育纳入中考科目并且计分,实施的效果是既提高了运动技能,又没有影响到文化课考试。
据介绍,江西2008年开始将体育纳入中考,很多家长早晚还与孩子一同锻炼,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据教育部对江西四年级、八年级学生开展的学生体质监测结果显示,江西两个年级学生的身体形态、体能均高于全国平均值,而肥胖率却低于全国平均值。江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的近视率筛查结果也显示,江西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以及两个年级学生近视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说明,体育与智育并不互相排斥,而且一些竞争性、对抗性体育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增进智育,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促劳,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真正落到实处。”叶仁荪说。
目前,江西正在开展体育“晒课表”活动。“建议全国各地也能开展类似的‘晒课表’活动,以此督促各校能把体育课开齐上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叶仁荪说,与此同时,加强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的衔接和联动,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充分利用好课后“三点半”的时间,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课后体育活动,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养成终身受用的体育锻炼习惯。
同时,叶仁荪建议,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关键在教育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围绕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和经常性的课余训练,使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并通过开展面向人人的体育竞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胜负,不断磨砺自我、战胜自我,锻造坚韧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
为完善评价机制,叶仁荪建议积极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充分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机制,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教学正常开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建议形成育人合力,进一步动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紧密合作,统筹推进体育社会资源聚合、教文体资源融合、家校资源整合,共同搭建协同育人的有效运行机制。”叶仁荪说。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