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成长,搭建亲子沟通桥梁,家庭教育如何做?
知乎上关于打击式教育的讨论有很多,其中一个答主的回答让很多人感到心酸不已。这个答主是一个智商非常高,成绩也很优秀的人,但同时她也是个曾经“丢失了自己”的人。
原来她有一对对自己要求极高,处处贬低自己的父母。平日里好像不论她怎么做,妈妈总是能找到她做得不好的理由,并且经常歇斯底里地骂她。所以每次下班,她都要磨蹭到很晚才回家,每次父母离开她,她都要大病一场,作为压抑的释放。
你能想象,一个在外似乎能搞定所有事情的她,其实在家是一个被父母处处挑剔的可怜人吗?
其实有些父母也不是想批评孩子,但他们把打击当成挫折教育,认为过多的夸赞只会助长孩子的骄傲和自满,只有通过自己的打击才能激励孩子继续努力,提升孩子的抗挫能力。
但是挫折教育是指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鼓励和建议,帮助孩子跨越困难,而不是人为的设置挖苦和讽刺。打击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父母永无止境的打击并不会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不会激励孩子奋勇向前。相反,父母对孩子的挑剔和不认可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怀疑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甚至可能逐渐失去自我。
来源:山东教育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