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关于高校综合评价招生 这六大变化要了解!
青岛六十八中 2021-03-16 09:47

  3月13日下午14:30,青岛市第68中报告厅内家长全神贯注,学生们聚精会神,一场“干货”满满的“逐梦名校”新高考升学公益指导讲座正在这里举办。

  此次公益讲座是由青岛市第68中与大众网海报新闻网联合主办,讲座对2021届新高考备考与综合评价政策分别进行了讲解与指导。距离高考还有86天,很多高中家长非常关心孩子的分数能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好?针对普遍关心的此类问题,专家老师给出答案,高考政策改革不是从今天开始变化的,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政策一直在优化调整中,40年间历经”估分填报“”知分填报“”批次合并“直到新高考大改革,高考已经从传统的招生模式,走向多元化。新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点就是参考综合评价来选拔人才。例如,省内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重点名校除普通类招生计划外,还拥有强基计划、高校专项、体育类、艺术类、提前批、综合评价等十几种招生录取计划,学生均有机会通过清晰的自我定位与目标院校准备申请获取”降分“或”加分”的录取,这既能做到为高考上“保险”的作用,又能兼顾院校层次升级的作用。从2020年山东省高考数据解析来看,去年强基计划共录取265人,综合评价共录取2168人,这足以说明,多元录取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讲座中,特别分析了近两年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政策的六大变化点,给各位高中家长与考生指明了申请综合评价的条件与准备方向。这六大变化分别为:

  招生计划逐年增加

  近两年,随着自主招生政策的取消,各院校招生计划逐步向综合评价倾斜,以山东大学为例,2019年综合评价招生计划200人,2020年则增加了100人,共300人。

  报名条件逐步放宽

  相对于2019年,面向山东省招生的18所综合评价招生院校中,大多放宽了报名条件。如:2019年要求学生完成15学分的研究性学习任务,学业水平有具体要求的10A或不低于6A等条件限制,2020年完成不少于6学分的考察探究性活动(研究型学习、研学旅行、野外考察等),学业水平仅达到合格即可。这一放宽,提供给众多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的学生更多的升学机会。

  那么,什么样的考生适合做综合评价呢?总结,共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预估学生高考成绩可以达到特殊类型线或特殊类型线下30分及以上考生均可尝试参加;第二,学生满足学业水平成绩合格条件;第三,学生具备学科特长及创新潜质等证明。

  专业选科限制科目

  变化三主要是由于新高考改革下,选科对专业的限制而来。因此,专家提醒家长们在辅助孩子选科时应考虑是否匹配未来要报考的大学与专业方向。综合评价招生计划中,限科物理的专业招生计划最多,其次不限科,再次化或生。因此,无论是偏文还是偏理,在综合评价中均有升学机会。

  报名人数陡然剧增

  综合评价报名条件的放宽,也直接导致2020年我省综合评价各院校初审报名人数激增。位于山东省内的9所综合评价院校2020年新增报名人数高达42401人次。这也另一层面,代表了综合评价竞争越发激烈,因此,专家提醒,综合评价越早准备越有利。

  证明材料成比较优势

  综合评价招生本质是选拔优秀人才,那如何来证明学生的特长与能力呢?目前,各综合评价院校均在报名简章中对学生所获得的学科竞赛奖项、科技创新活动证明等提出要求。很多学生因没有参加过相应的赛事活动而错过综合评价申报的机会。近两年,各院校的参赛证明要求有的放矢,分层分类,如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对学科竞赛类、语言文学特长类、科技创新类赛事证明要求针对性极强,到2020年山东师范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设有一类条件及二类条件,二类条件相对更加灵活,使得可满足资质条件的学生增加。

  高考成绩要求逐年上升

  数据显示,今年综合评价各院校招生高考分数逐年上升,这就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家长在为学生进行申报综合评价院校时一定要合理设计申报目标与梯度,不可盲目冲高,也不可高分低就浪费分数。合理定位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当然,学生们一定要在高考关键冲刺期查缺补漏,只有勤能补拙才是提分最有效的法宝。

  2021届是新高考填报落地实施的第二年,2020年一段投档率为99.99%,仅有17个招生计划未完成投档(包含定藏就业、预科班等),所以,常规批第二次填报时本科院校机会不多,志愿报不好,将造成不可逆的结果。因此,专家建议,在备考关键期家长最要紧的是:

  做好四件事:

  1、准备升学通道申请

  2、明确孩子专业方向

  3、精准高考志愿填报

  4、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每一次选择的乘积构成的就是学生的未来,只有科学规划,走好每一步,梦想才能如期而至!本次高考升学指导讲座圆满结束,望助力本校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录取更好的大学及专业。

  来源:青岛六十八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