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下午,2021年青岛市职业学校招生政策媒体通气会举行,青岛高新职业学校校长孙洪传针对今年学校的招生政策,以及学校的办学特色做了简单介绍。

据孙洪传介绍,今年学校招生840人。其中,综合高中招生300人,包括5个普通班250人、崂山班50人。其中包括自主招生100人,体育特长生网球8人,健美操7人,足球后备人才8人。自主招生采取面试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深度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内容涉及英语口语、人文与社会领域、综合实践活动等,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察。
职业中专招生540人。学校“服装、旅游、计算机、财会、汽修、机电”六大专业群、八个专业门类,均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学院、潍坊职业学院实现“三二连读”、五年贯通中高职一体化培养,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从去年开始,学校每个专业都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专业的升级改造,运用“AI+专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标准、课程体系、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专业的赋能升级改造,拓宽专业发展路径,提高专业现代化发展的水平。
随后,孙洪传针对学校的综合高中项目做了重点介绍。
学校试点的综合高中是一般意义的综合高中,呈现出课程丰富性、师资培训灵活性、生涯规划教育多维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职业教育课程的丰富性为学生搭建了课程多样化的选择平台。学生依据课程的尝试性学习,引导学生在高一结束之后自主选择普通高中课程的学习或者是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一是青岛理工高中开设的可供学生选择学习的16门以人工智能为特色的职业认知校本课程,为学生生涯发展或大学专业的选择提供早期引导与辨识。二是高新职业学校六大专业群的专业支撑,可供学生充分进行专业课程的选择学习。既有理科类课程,如电子信息、机电、汽修等,又有偏向文科类课程,如财会、旅游、服装等,可以供学生充分地选择。
2.“引才培才”师资提升工程的灵活性,赋能综合高中教师专业能力。一是学校与青岛二中签订师资合作框架协议。在三年的合作中,理工高中的老师们与青岛二中同教研、同集备,青岛二中的教研室主任担任理工高中学科的首席指导师,学校先后选派12名教师与青岛二中优秀师资结对跟岗学习,通过交流指导,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及专业化发展提升提供了精准指导。二是学校通过招聘普教骨干教师、免费师范生、“双一流”大学研究生等人才“引进”渠道,扩充综合高中师资队伍。三年来共招录23人充实到综合高中师资队伍中,这里面不乏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学的研究生加入,为综合高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学校还实施多渠道、多形式“培才工程”,培养综合高中教师“跨界”教育能力,使每个教研团队组成“动车组”,由名师引领各个动车组快速提速、共同发展,为学校综合高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维性支持学生多元化发展路径选择。学校从“教师、学生、家长”三个维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一是对综合高中的教师进行专业的生涯规划能力培训;二是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生涯规划设计能力的提升;三是对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自我认知能力、适性选择、自主发展能力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科学、理性、精准规划发展路径的能力。
最后,孙校长还对学校的教学理念做了简单的介绍。
学校秉承“通达高新·德能济世”核心价值目标,以“全人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选择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幸福发展”的办学思路,打造“综合发展、理工见长”发展特色。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学校营建以“四梁八柱”高质量发展框架,四梁:党建统领、制度保障、人才支撑、品质赋能。八柱:学校文化建设凝心铸魂工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程、“唤醒德育”品牌建设工程、“内生智育”品牌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雁阵工程、专业迭代转型升级建设工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程、综合高中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体系完善、适应性强、出口多元、品质高端、质量过硬、特色鲜明、交流活跃、中高职衔接,普职一体、技能培训与终身学习共生,促进职业生命健康成长的现代化、综合性职业学校。
1.擘画愿景聚焦质量品质
学校秉承“通达高新·德能济世”核心价值目标,以“全人幸福教育”为办学理念,坚持“选择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幸福发展”的办学思路,打造“综合发展、理工见长”发展特色。围绕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近几年学校营建以“四梁八柱”高质量发展框架,四梁:党建统领、制度保障、人才支撑、品质赋能。八柱:学校文化建设凝心铸魂工程、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工程、“唤醒德育”品牌建设工程、“内生智育”品牌建设工程、师资队伍建设雁阵工程、专业迭代转型升级建设工程、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工程、综合高中建设工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体系完善、适应性强、出口多元、品质高端、质量过硬、特色鲜明、交流活跃、中高职衔接,普职一体、技能培训与终身学习共生,促进职业生命健康成长的现代化、综合性职业学校。
2.办学资源赋能高质量发展
学校现有教职工203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市拔尖人才、省市教学能手、市级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职教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等40余名。现有63个教学班,学生2200余人,生均实训设备值3.8万元。学校设置“服装、旅游、计算机、财会、汽修、机电”六大专业群,融合综合高中普高班、五年贯通大专班、三二连读大专班、普职融通高考班多种培养模式。学校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多元,技能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8枚金牌、22枚银牌、8枚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