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项目落户青岛三十九中
青岛39中 2021-04-25 11:39

  为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落实学校办学宗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4月22日青岛三十九中请到北京师范大学李凌艳教授为全体干部进行《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的主题培训。李教授重点讲解了“为什么要进行学校的自我诊断”、“什么是学校的自我诊断”和“如何进行自我诊断”等内容,干部们受益匪浅。

  青岛三十九中本学期将引入李教授的专家团队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自我诊断》实验项目,这一实验项目作为青岛三十九中现代化学校建设方案里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全面的数据管理方式及综合调控系统不仅是实验课题,更是为了提高学校决策的科学性。此项目学校作为强校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迅速成立了项目组,在4月22日下午召开了启动会议,结合学校诊断工作开展的实际进程,制定了我校有效推进的诊断策略,帮助学校的诊断文化更好地落地。

  在启动会议上,校长白刚勋指出:我校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通过自我诊断提升学校发展,以明日之教育理念引领今日学校之发展,让学校与时俱进,成为学生快乐成长、有效学习,教师幸福工作的地方。

  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

  学校自我诊断八要素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学校自我诊断八大要素,即同伴、教师、教学、课程、资源、组织与领导、文化、安全,也正是为师生服务导向下的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实验项目将围绕这八个要素开展。

  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是一种内需式的自我评估,流程上是一个由持续性、周期性形成的螺旋上升的闭环,诊断的核心内容是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教师、教学、课程等学校核心业务,因此,诊断结果一旦形成,也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的改进目标、工作内容同时确立。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闭环流程,能够明晰学校变革的核心价值。

  基于学生发展的学校自我诊断也将清晰地告知“我们现在走到了哪里”和“我们走得怎么样”,而且更有价值的是,它还帮助学校不断厘清“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走”,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真正的勇敢者是智慧的行动者。为了达成自我诊断的既定目标,青岛三十九中借助专业力量的支持,率先进行学校自我诊断,敢于躬行反思,善于寻求进步,让师生在共同的成长道路上,通过第三方专业团队、学校自我诊断工作组成员与本地高端专家团队的优势互补和引领帮助,形成学校自我诊断的长效机制,实现从优质向全面卓越迈进的可持续变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