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有声】第二期:芦衣顺母的故事
爱青岛 2018-07-30 14:4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阳光城阳”建设,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传习工作,自7月20日起,城阳街道推出了围绕党史党建、四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红色基因、国学经典、群众体育文化的传习有声系列栏目,今日更新第二篇,欢迎收听。

  国学是一部电影,

  记录了文明的成长。

  国学是一片海洋,

  包容了万象精彩。

  国学是一种气息,

  渗透了我们的生命。

  传习国学经典,引领时代文明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

  孝德教育是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忠孝礼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道德行为的精辟总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忠于国家,孝敬父母是为人的基本准则。“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家风。说的是“小家”,但着眼的是“大家”,要把家教家风一代代地保持传承下去,而孝道、孝德就是家风传承和延续的保障。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良好参照。

  在全社会中开展“孝德教育”就是以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为基础,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孝文化是我们应对当前老龄化社会挑战的精神支撑,也是我们形塑社会价值观的价值标准。以孝德实践为中心向外扩展,赋予孝德以新的时代内涵,社会道德建设也能获得坚实稳固的支撑,在与时俱进中将“孝道”发扬光大。

  芦衣顺母的故事

  从前鲁国有一个少年叫闵损,从小就过着饥寒心酸的生活,因幼时丧母,童年的生活很孤苦。父亲闵公后来给他找了个继母,生活才算有了改变,刚开始继母待闵损还好,但等到她自己生了儿子后,情形却逐渐改变了,她只慈爱自己所生的骨肉,对闵损开始冷落了下来。父亲出门儿做生意离开家后,不但让他带看弟弟,而且把家中所有的脏活儿累活儿全叫他干。九岁的他不但乐意去干一切脏苦累活儿从不怨言,而且对待打骂也能逆来顺受,能以德报怨,对人讲话总是彬彬有礼;特别是对五岁的弟弟非常疼爱友好,处处关心而谦让弟弟,兄弟俩心心相印亲密无间。

  这年冬天,父亲从远方做完生意归来,闵损给父亲送上一碗热水,但因为身上发冷,两个手臂不由自主地哆哆嗦嗦抖个不停,碗中的水洒了一多半。父亲骂闵损不长进、没出息。饭后,父亲带上兄弟两个赶着马车去拉货,一路上迎着凛冽的寒风,闵损冻得身体缩成一团,父亲看他穿着厚厚的棉衣,不觉火从心起,并斥责说:看看弟弟穿的比你少,也没有冻成你那样,看你怎么活像个冻死鬼脱生似的,太没出息了。说着便顺手抽了闵损一鞭子,弟弟见状心疼哥哥,扑在哥哥身上,这第二鞭子打下去后,闵损的棉衣被打破了,突然从破洞处露出一些芦苇花洒了一车,父亲一看愣住了,刹那间他就已经明白过来:原来后娘竟如此狠心待儿子,气得当下掉了眼泪。

  回到家后,立即写了一纸休书,令其妻快快回返娘家。妻子吓得跪地磕头,盛怒的闵公只说:你心太狠了,是绝不可原谅的。看母亲头已磕破,闵损和弟弟慌忙地跪了下来。闵损开口求情说,家里是不能没有母亲的,没有母亲的家不像一个家,更何况“母在一子单,母去二子寒”。如果父亲不答应孩儿绝不起来!说罢与弟弟叩头不止,这时闵公被儿子一番合乎情理的正语之言打动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罢了。两个儿子赶紧扶起母亲,这时如梦初醒的母亲,激动地抱着两个儿子痛哭失声,她万万没有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刻,大儿子竟然救了她一命。从此,被感化过来的母亲对大儿子又敬又爱,处处待他如自己的亲生儿子,弟弟对兄长更是敬重有加,从此闵公的家,成为了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一个“孝”字使一个家庭得以保持完整,“顺母”的闵损表现出的不仅是一种美德,其实也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存智慧。闵损说话有理,忍辱负重以及能够严格修悟自己的美德,充分体现了他宝贵的品性,即使在当今社会中也是非常难得的品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