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英——把群众装在心里的人社服务标兵
半岛都市报城阳新闻 2019-12-20 18:45

  勤上心、勤用功、勤跑腿,这是城阳区人社局翟英给自己定的服务群众“三勤”准则。

  2005年,大学毕业的翟英走上了人社服务岗位。“我所在的是工伤认定与工伤保险待遇科,接触到的都是受工伤后求助无门的群众,所以宁愿自己累点,也不想他们带着失望离开。”

  这些年来,翟英所做的一切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热心科员”“工伤政策通”“群众的跑腿员”等都是大家对她的亲切称呼。

  “她的心,是为群众长的”

  翟英的工作,是个“揪心”的活,每天都要与群众的伤和痛、苦和难打交道。“她的心,是为群众长的。”在同事眼中,翟英是最适合这个工作的人。

  

除了办公室,工地、企业也是翟英的工作“战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她一直努力的方向。

  “你的腿怎么了?来,快坐下。”一次,翟英接待了一名拄着双拐来求助的外来务工人员。“我在干活时,腿不小心被机械轧了,找了老板好多次也没要到赔偿,我真不知道怎么办了……”看着眼前这个才20多岁的小伙子,满脸的痛苦和忧愁,翟英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深入了解后,翟英得知小伙子的父母双亡,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一个未成年的弟弟,自从受伤后,没了经济收入的他晚上只能在银行自助提款机房里过夜。“一个外地人,受了这么严重的伤,又举目无亲,任谁看到都会心疼不已。”翟英给小伙子买了饭,又把身上仅有的200元现金给了他,以解燃眉之急。立案后,翟英立刻启动“联动办案”程序,与监察部门联合第一时间到达涉事公司,进行了解协调。

  

“工商政策通”翟英的桌上总是堆满各种书和报,“不懂就问翟英”,这已成为同事们的口头禅。

  经过翟英的努力,公司老板终于同意赔偿,奔波多日的她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笑了。“小伙子后来回老家治疗了,离开时他眼里噙着泪水向我鞠躬道谢,当时我既心酸又感动,也更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努力为更多的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能自己跑腿,就不让群众多走路”

  今年夏天,一名务工人员在马路上被车撞伤,进入了重症监护室。肇事司机没有赔偿能力,面对每天高达上万元的医疗费,伤者的父母一筹莫展。得知情况后,翟英第一时间赶到医院。

  “放心,孩子有工伤保险,医疗费的问题肯定能解决,我一定尽力帮你们想办法。”看到伤者父母,翟英紧紧握着他们的手安慰道。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在激励着翟英,她找医院协商先全力救治,找劳务公司积极对接,多方汇报沟通,宁愿自己每天多地来回奔波,午饭都顾不上吃一口,也舍不得让两位老人跑一步冤枉路。“我无法阻止不幸的发生,但我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帮助,能自己跑腿,就不让群众多走路,给他们一份心灵的慰藉。”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翟英按规定为两位老人落实了近80万元的补助金,老人签完字后,抬起头,嘴角抖动着,半天从嘴里挤出两个字:“谢谢”。翟英说,那一刻,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值了,不是因为那一句谢谢,而是觉得自己真正帮到了他们。

  

今年,翟英被评为“青岛市人社服务标兵”,但她说,这个荣誉是属于集体的,服务无止境,她还要继续努力。

  “群众的满意就是最大的鼓励。”一路走来,翟英已经从人社“新兵”变成了“老兵”,但她心里始终牢记着这句话,以此勉励自己时时刻刻把群众装在心里,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