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墙内开花墙外香 本土“瞪羚”难起跳
爱青岛 2019-02-26 20:03

  所谓“瞪羚”企业,是指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各个城市“双招双引”的争抢对象。但在青岛,却有这样一家被省工信厅认证的“瞪羚”企业,年均近400%的营业额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外地市场。在近水楼台的青岛本地,企业面临的却是市场拓展举步维艰的尴尬。本土“瞪羚”为何难以在家门口起跳?来看记者的调查。

  崂山区海龙路、市南区隆德路、市北区浦口路、李沧区南崂路,这四条路是岛城智慧停车项目的首批试点路段,2017年底,这些半米高的停车视频桩被安装在停车泊位旁。不用停车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手机APP提前预知是否有空余车位,并自动缴费,一经推出,让车主们倍感新鲜。可如今,当记者再次来到海龙路、隆德路路段时,看到的景象却是这样的。

  智能停车视频桩好好立在那儿,收费却又恢复了人工模式,而且价格还如此随意,令人不解。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所有设备均由一家名为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提供。关于闲置原因,企业研发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总监姜海龙:市政那边的话,他们认为用电量比较大、电费比较高,这两条路(闲置)原因是一样的。目前我们的智能终端,它的峰值用电是15瓦,按照这个这算,这两条路一共是220个车位,一天大约需要70多度左右。

  那么,电费真的是拦路虎吗?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四区道路停车泊位,统一由青岛市政空间集团运营管理,对于姜海龙的说法,记者向这家企业进行了求证。

  青岛市政空间集团工作人员:从安上以后就没开起来,因为停车率太低了,一个是电费,一个是网络体系,传输这块都牵扯费用,我们给这个软件开发单位,一年35万的服务费。

  拥有行业领先技术,在国内发展得顺风顺水,并且已经获得了省工信厅认证的“瞪羚”企业,松立公司并不认可成本高、无法运维的说法。企业介绍,在北京、贵阳、重庆等13个城市,通过与拥有区域路权的国企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运营成本由松立承担,当地有牵头部门或者企业协调各方关系、办理审批手续,通力合作打开市场。企业目前在全国的运营泊位总数达到9.6万个,其中北京超过一万一千个,通州15年的泊位运营权就归属松立公司。实际上,作为一种无需人工、自助操作的停车新方式,仍在青岛运行的停车视频桩,也一样得到了车主的认可。

  市民李先生:海角七号我是经常过来的,每次我们都停在这,交费很方便,这个东西挺好的,非常实用,上次如果缴费不及时,下次可以再补上去。

  产品得到认可、运营模式也在外地开花结果,为什么就是在青岛难以推广呢?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曾向青岛市政空间集团提出过复制外地模式,但结果并不成功。

  青岛市政空间集团工作人员:提过,我们去年在城阳也在推这个事,推这个没推成,最终还是受审批这块制约,我们城阳也推行了pos机加打小票的方式。

  审批难住了青岛市政空间集团,让这家国企知难而退,选择了不需要审批的pos机收费来代替停车视频桩。没有牵头单位,松立更啃不下审批这块硬骨头,不少项目在审批环节走进了死胡同。

  原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当初我们跟市政协调了一批路段,大概也有一两千个泊位吧,然后就去做审批,但是城管这边就一直觉得这个事情过不了,它对这种市容市貌,他们觉得有一定破坏性,所以就不同意。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我是今年刚考入的,你说的情况我没有接触过,我们领导出去学习了,就我了解的情况,有一个道路条例规定,新建道路5年内不允许再挖掘了,如果你想挖掘,必须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

  在北京、重庆、贵阳等城市,松立公司总能找到一个牵头协调、与主管部门对接的牵头单位,牵头单位负责打好软环境,企业负责搞好运营,但在青岛,这个“头”的缺失,让企业难以精准找到对上发声的管道,软环境变得坚硬。

  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研发总监姜海龙:比如说其它城市想要来参观的时候,我们不能请到美丽青岛来,我们只能把他请到比如北京、贵阳,甚至说潍坊、济南,我们只能把他们请到那儿去看,而在青岛本地,就这么几条道路,还有两条是关闭的。

  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寒松:第一说直白一点,作为青岛的企业,我们去年在市南区也贡献了600多万的税收,其实也是把全国的业务拉到青岛来交的税,咱就说这个桩吧,别说贵了,换一种合作模式我送行吧,我能跟谁说去呢?我没有一个通路和出口,打造营商环境,你得给企业一个疏通的管路,就是跟谁去对,我跟谁去汇报,去说这件事才可以,我的问题在这个地方。

  本台短评:优化营商环境亟需主动服务精神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呼唤体制机制、营商环境的同步改进。开放,催生了创新;创新,又倒逼着我们进行改革。青岛对标的深圳,智慧停车产业已经形成,并衍生出巨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回看青岛,努力奔跑成为“瞪羚”的企业,却难以在家门口跑出加速度!没有牵头单位只是表象,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服务才是根源。在青岛优化营商环境的征程上,改革不能只是自上而下的推动,打破被动等待指令的安全思维,围绕企业发展主动靠前服务,已经时不我待!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