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央视热播,翁海泉到底“何方神圣”?
爱青岛 2019-03-04 14:22

  电视剧《老中医》已登录央视热播,这部咱中国自己医学的大戏,以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上海为背景,讲述了“孟河医派”传人翁泉海(陈宝国饰)带领中医同仁共同抵抗“中医废止案”并保护中医这一民族瑰宝的故事。

  该剧中贯穿数个医案,望闻问切、辨证施治,不仅体现了中医背景和内涵,也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了传统中医文化的无穷魅力。

  那么剧中男主角翁海泉的原型究竟为“孟河医派”四大名医中的谁呢,有什么贡献?听小编娓娓道来。

  孟河医派

  中医学沿袭千年,在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别悬殊的影响下陆续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中医学术流派。

  孟河是江苏省常州市的小镇。在“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思想的影响下,孟河地区以儒从医者颇多,或承其家学,或授于师门,得天独厚的社会文化氛围和自然地域特点为孟河医派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清代中叶民间盛传“吴中医学之盛甲于天下,孟河名医之众冠于吴中”。

  “孟河医派”四大名医

  孟河医派医家以费(费伯雄)、马(马培之)、巢(巢崇山)、丁(丁甘仁)四大家为代表,全国影响甚大。

  孟河四大家取中医经典之精华,熔各派学术于一炉,在认识外感病方面,宗《伤寒论》之六经辨证,但又不拘泥伤寒方,师温病卫气营血理论,而又不墨守于四时之温病,开创了中医学史上崭新的寒温统一的学术风气;在用药方面,形成以“醇正和缓”为宗,以“轻清简约”为法的用药特色。

  费伯雄

  出身世医家庭,学验俱丰,咸丰同治年间,以医术闻名于世。曾为道光皇帝治好失音症,《清史稿》称之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为最著”。

  其代表著作为《医醇賸义》《医方论》《食鉴本草》《怪疾奇方》等。

  其治学既不拘执古人成法,又不趋奇立异,立论以和缓醇正为旨,治法以清润平稳为主,善于通变化裁古人成方。其自制的11首治中风新方,总以实用有效为切要,对指导临床颇有裨益。

  费伯雄论治中风之总纲为气血损亏,外风乘隙而入,故调治当着意调营,使风从卫出;如见痰火内蕴,外风乘客之症,则当清营化痰,熄风理气为主。认为“五脏六腑,化生气血;气血旺盛,营养脏腑”,两者间密切相关,故临证时尤其注重从脏腑气血入手辨治。用药方面,在注重长于应用血药的同时,体现出其一贯主张的和缓醇正之风。强调“执古方以治新病,往往有冰炭之不入者,尤不可以不审”,提出“天下无神奇之法,只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马培之

  “外科尤绝,以内科成名”,治伤寒最为拿手。曾两次为翁同龢治好顽疾,还曾因为慈禧太后治疾而名扬天下。著有《外科传薪集》 《外科集腋》等。

  在内科方面,马培之尤重调理脾胃,提出调营畅中、甘温治痞、调补中宫等多种调治大法。用药平和,反对滥用峻猛之药。

  在外科方面,马培之主张凡业疡科者必需先究内科,要“既求方脉刀圭益精”,提出辨病精当、辨证精细,遣方绵密、用药平正,同时注重调畅情志、迅速止痛等诸多学术观点。

  将运气学说融入实践中,认为长夏湿土司令,太阴用事之时,暑必兼湿,治必分暑湿之孰重孰轻,分别选用辛开清泄或辛开苦泄等法施治。

  巢崇山

  生于孟河著名医药世家,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尤精于能以刀针手法治疗肠痈。治学宗《黄帝内经》,精通药性,临床注重调理脾胃,养护胃阴,推崇并善于运用喻嘉言学说指导临床实践。

  著有《玉壶仙馆外科医案》,记录治疗头部、五官等外科病例43种、84案,总结了医治外科融贯温热家言的临床经验。另著有《巢崇山医案》《千金珍秘》。

  曾极力推荐晚出道的同乡丁甘仁从苏州到上海行医,世人有“甘仁至申,崇山实为之介”之说。他还培养了很多门徒,宏扬中华医药,尤以贝颂美、陶佑卿、汪剑秋、刘俊丞、黄晓和为最著称。

  丁甘仁

  江苏省武进县通江乡孟河镇人。推崇张仲景《伤寒论》,临证处方以六经辨证为纲。他认为把握六经分治准则是分析病情、辨证用药的关键。于临床内、外、妇、幼、喉科及疑难杂症无一不精,而在医治外感热病方面更卓有成效,主张伤寒、温病学说统一。

  提出医生临诊时,要估计患者体质的强弱,要酌量病势的轻重缓急,且应对患者的居处习惯、饮食嗜好等都要作适当的考虑。对病后调理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提出要注意脾胃,且着重指出治脾与治胃迥然有别,并推崇《叶氏医案》中“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之论。

  于外科证治亦见独到。他自拟的外科药品,集诸外科验方,选药道地,加工精细,药有外用敷贴膏药、油膏敷药、药线、散药等,疗效显著,其大红膏尤为著名。他常采用古法“火针”穿刺脓疡,排出脓血,用以代替外科手术刀。

  特别重视中医学教育,于1917年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两年后又创办女子中医专门学校,培养中医人才,成绩卓著。

  那么电视剧中

  翁泉海究竟是以谁为原型呢?

  根据电视剧介绍  主人公翁泉海闯荡上海滩

  而四大家中闯荡上海的只有巢崇山和丁甘仁

  20世纪20年代以治疗传染病——“烂喉丹痧”出名的

  就只有一位丁甘仁

  所以基本可以断定

  这部剧中一定有丁甘仁的影子

  这位名动天下,生前让国家总统孙中山先生题写“博施济众”匾额,死后,让国家总理唐绍仪都亲自写下32字挽联的老中医,究竟干了哪些震撼中医行业的大事?

  让我们从头看看这位人才的成长史吧

  丁甘仁,字泽周,1866年出生在江苏省武进县的孟河镇,这个镇子,以盛产地道的名老中医著称,其中费伯雄号称“是活国手”,马培之号称“江南第一名医” 。

  丁甘仁的爸爸叫丁惠初,丁惠初的祖上是大户人家,当时光良田就有一百多亩,店铺更有十几家,但可惜的是,到了咸丰年间家道中落了。尽管丁惠初还有“四品候选”的身份,但是奈何家里没钱了,没钱就没法买官,四品候选就没着落,所以最后只能种地为生。

  6岁,丁甘仁开始读私塾,但家里估计实在太穷了,所以不到12岁便因为家庭原因辍学了。父母想把他送去商铺学做生意。

  但丁甘仁很坚决:我要当天下第一名医

  父母没办法,只能四处问询,最后丁甘仁的母亲突然想起,自己娘家就有一位老头,他就是圩塘村的马仲清当时老马都已经85岁了,在当地很有名气,去到后,马老说:我门人弟子已经多到数不清了,但真正让我相中的,还没有一个,令郎有此天分,但想真的想做行家里手,得吃不少苦头,甘仁能吃否?小甘仁跪下叩头:能吃!

  从此小甘仁就背《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但不幸的是,师父才教了他两年,突然就去世了。擦干泪水,小丁甘仁又没师傅了。后来丁甘仁找到了族兄丁松溪,丁松溪是费伯雄的弟子,而费伯雄就是早已成名的“孟河第一把交椅”,给光绪皇帝治过“失音”,

  当时名声已如太阳的光辉。一学又是3年,丁甘仁在学了6年中医后觉得可以到外面闯荡一番了。于是他坐上船,来到了行医生涯的第一站:苏州。这里出过温病派的叶天士和薛生白等名医,丁甘仁学习其医法的同时也在行医。在这里,丁甘仁经历了从医生涯中的第一个挫折,他在治疗一个孩子的时候,那个孩子突然死亡,而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苏州县令。县令带了一群人来向丁甘仁“问责”,迫不得已他离开了苏州。

  一个薄雾昏昏的早晨,憔悴的丁甘仁回到了家乡孟河,父母妻子见他脸色淤青,问他发生了什么,他一言不发、两目垂泪。丁甘仁被那句“庸医,你留在世界上只会害人”深深地刺痛了,多少个夜晚,他夜不能寐,反复追问自己,究竟还要不要行医。一个月,两个月,他内心的恐惧一天天在放大。

  后来他在师傅的鼓励下决定重新开始。

  上海的心酸与辉煌

  他这次将目光转向了号称“十里洋场”的上海,他在郊区租了一个小屋,这位房东姓黄,卖鞋为生。因为丁甘仁给他治愈了一次急性病,所以两人成了好友,这位黄先生是落魄秀才,家里也并没什么钱财和人脉,并不能帮上丁甘仁多少忙。但即便如此,他还是经常把长衫借给丁甘仁穿,这样丁甘仁就能在出诊时穿的光鲜亮丽一点,免得失去体面。丁甘仁这样开始了四年的游医生涯,他白天行医,晚上读书培养功力,但是依旧没有什么起色。

  终于,在一天出诊时,他遇到了一个孟河老乡,这位老乡同是行医者,这个老乡就叫巢崇山,孟河四大名医排行第三,著作有《玉壶仙馆医案》和《千金诊秘》。巢崇山看到丁甘仁一身寒酸,想起初来的自己也是这般,问他这些年过得如何,读了些什么书,最后还把丁甘仁药方要过去,看后不禁竖起大拇指。最后在巢崇山的保举下,丁甘仁终于在一家慈善医馆取得了一个坐诊的机会,这家医馆叫做“仁济善堂”。丁甘仁在医堂认认真真工作多年,凭借自己的实力被老板逐渐认可。

  在他31岁那年,赵老板去世。这家医馆被上海商界大亨王一亭收购,改成了慈善机构,从此不再业医。

  离开仁济善堂后,他用这几年积攒下的资金在四马路(今上海福州路)租了一幢二层楼房,开启了独立业医的新生涯。那是1896年,他成立诊所后的第一年冬,上海流行一种名叫烂喉痧的传染病,患者喉咙肿胀身上发斑,严重的就会死去。这种病在西医叫做猩红热。由于当时西医还没有血清、抗生素,结果死者盈野。

  那时丁甘仁门诊也来了烂喉痧病人,丁甘仁诊脉看病,仔细分析,小心处方。他治好一例,第二天来了几百号病人,甚至许多都是门板抬着来的,门外乌压压全是人头。三个月间,他披星戴月,挨个病人进行治疗,救活了不下一万个病人。传染病扑灭后,丁甘仁的名字响彻了上海滩。

  类似的烂喉痧在1912年的上海又爆发了一次,享有盛名的丁甘仁再次被推到第一线。然而,这次细菌的菌株变异了,症状也与1896年的不同。面对困境,丁甘仁整夜守着病人仔细观察,最后确立了另一种治疗思路,这种治疗思路正是温病派卫气营血辩证法:重痧不重喉、痧透喉自愈,也就是说,在病人初期感染烂喉痧身体肌表出痧时,要以辛凉发汗透痧为第一要务,热邪随着汗出来,便不会继续加重,病情就会逐步减轻并走向痊愈;只有到了中期,热毒入营分时,才用清营解毒的药物。运用这个思路,1912年的那场烂喉痧,又在丁甘仁手中被扑灭。丁甘仁的名声,终于实现了上海滩人人皆知。

  丁甘仁的名声大噪招来了西医的嫉妒和刁难,虽然他成功反击,但是依旧忧心忡忡,他心里想的是中医的未来。为此,他要建一所大学,一所专门培养中医的大学,只有有了大学,别人才不会蔑视中医!丁甘仁给北洋政府写信请求办学被拒,几年后他再度申请终于被审批,然而政府并不给予资金支持。但这并不能使丁甘仁放弃,他将资金入股别的大药房,这样就可以享受定期的分红,另外他还和别的药厂合作研发了中药丸散膏丹,通过报纸杂志扩大售卖,这样就能在诊费外筹集更多钱。

  当时的上海鸦片充斥,他认识到鸦片烟害人不浅,若能开发出戒烟产品,不但利国利民,更能筹集一份资金。于是研发出“戒烟丹”,既能造福社会,又能获取一部分回报。戒烟丹的畅销惹恼了黑心商人和青红帮,丁甘仁面临着随时实地的恐吓和骚扰,不得已,他向市政局请求保护。市政当局不敢怠慢,甚至一度调集警力保护丁甘仁。压力重重,丁甘仁却矢志如初,他办学保存国粹的行动,在上海被人津津乐道。最后收购“仁济善堂”的商业大亨王一亭也听闻此事,亲自出马为丁甘仁筹集大笔资金。

  世之生佛

  丁甘仁的学校1916年6月建成招生,《申报》连续报道26天将丁甘仁的招生启事发布出去,丁甘仁亲自题写了“精勤诚笃”的校训,要求学生:学贵于精、勤奋治学、诚信待人、笃志不渝。为了替学生寻找具有真才实学的老师,丁甘仁再度日夜奔忙,搜寻医界骨干。这些老师,大部分就是后来那些中医界大腕级人物,如夏应堂,当时人称“医界瑜亮”;如谢利恒,编纂过《中国医学大词典》、《辞海》;再如曹颖甫,近现代经方界最具实力的人物。这些大家,有的是义务出任学校领导,有的仅仅象征性拿点钱。

  丁甘仁为了给学生实习机会,他顺便办了两所中医院——沪南广益中医医院和沪北广益中医医院,两所中医院均设有病房、药房和门诊。丁甘仁的医院,取名“广益”,自打一开始就是公益性质,以服务贫民为宗旨,为了给上海穷人看病他医院每年施舍药物200000包,自古及今,从没有哪一个医院敢施舍20万份中药。甚至为了培育人才,对于贫困学生,他分文不收,提供食宿。当时人称丁甘仁为中医界“祭酒”,祭酒是国家教育最高领导,在中医界,这份赞誉丁甘仁完全担得起。

  这所学校,培养了数不清的的中医大夫,光成名的就有:秦伯未、程门雪、章次公、黄文东、陈存仁、张赞臣、张伯臾、许半龙等数十名现代的国医大师,有许多算起来还是他的徒孙。正如丁甘仁所希望的那样:今日之莘莘学子,明日之佼佼栋梁,鄙人之希望也。

  1925年为了为女性争取权利,丁甘仁和谢利恒又建立女子中医学校,让女同胞们也能自力更生,实现人生价值。这些举动在社会上造成巨大影响,后来连不怎么相信中医的孙中山都忍不住给丁甘仁题字:博施济众。

  1926年8月6日丁甘仁积劳成疾仙逝上海,死后各界纷纷举行公祭,送葬队伍多达1000多人,其中就有孙中山亲自任命的护法军政府财政总长唐绍仪,他写道:汤汤孟河、群医辈出、谁为拔萃、公其首屈、博施济众、仁心仁术、沪之名医、世之生佛。自孟河医派费伯雄、马培之和巢崇山之后,最耀眼的一颗医星划过天际,留给世人无限的哀悼。世之生佛,四字多么沉甸甸的重量军阀孙传芳,国民政府参议院副议长陈陶遗等军政名流纷纷敬献挽联。

  在短短60个春秋里

  他开创了中医界许多先河

  这个从底层爬起来的大师

  用他一辈子

  向世人展示奋斗的意义

  向我们传递了仁医的本质

  百年之下

  谁能及君

  【爱青岛综合整理,实习生:南国玉;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8570200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