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 这座城—— 当海军遇见青岛
爱青岛 2019-04-22 08:25

  这是一座以海著称的城市,海军自然就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青岛与新中国海军的成长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海军的多个兵种都在此诞生、起步、发展。海军的第一支驱逐舰支队、第一所航校、潜艇学院以及航母入列后的航母基地、核潜艇基地,都在青岛。截至目前,中国共举行了5次海上阅兵,除2018年4月12日的南海大阅兵之外,其余4次都是在黄海海域进行,与青岛有直接关系。

  正因为青岛有如此深厚的海军积淀,人民拥军爱军,城市洋溢着浓浓的海军情。

  不妨让小编带您走进三个青岛故事的场景中,体会青岛的海军情!

  怒海轻骑!从青岛启航!

  1951年5月,刚刚划归人民海军、恢复生产不到1年的青岛造船厂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在原有江河巡逻艇的基础上,自行建造40吨左右的炮艇。

  40吨,在如今早已习惯船舶千吨、万吨起步的人们看来,显得有点戏谑。但年轻的共和国只能靠它们,去守卫1.8万公里的海岸线,海岸线之外,是频繁骚扰的国民党战舰,和虎视眈眈的列强!

  这个任务,落在了一个27岁的年轻人身上——194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学院的江迈基。

  江迈基面对的,是一个只能造木船的船厂,以及2个月前,江南造船所42吨炮艇建造失败带来的压力。

  与民用船舶不同,军用船舶对船体强度、动力装置系统、电力系统、通风系统、雷达的要求都更高,而且要配备火力强大的武器和指挥系统。江南造船所的失败,就是由于设计失误,船上难以安装太重的武器,否则就会倾覆,致使火力严重不足,满足不了国防需求。

  现在,所有问题要交给身在青岛的江迈基解决了。

  在原解放军4808厂高级工程师李永纲的记忆中,师父江迈基即使下班身上也带着一本外文书。由于国内没有技术积累,江迈基只能参考国外资料,为此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了英语、德语,参考国外炮艇的设计经验,博采众长设计中国炮艇。

  船舶设计需要大量计算,在那个没有计算器的年代,江迈基用图板、三角板,曲线板、比例尺和计算尺,日夜不停地手工计算,算出了炮艇建造所需的一个个数据。

  在江迈基以及所有青岛造船厂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努力下,1951年7月,我国自主建造的第一艘43吨级炮艇在青岛造船厂制造成功,总长21.73米、宽4.1米,最大航速12节,装有一门日制“九六”式单管25毫米机关炮,一门美制“厄利肯”单管20毫米机关炮,以及一挺日制HO-103型12.7毫米重机枪,初步达到了海军炮艇部队的作战要求。随后,又有3条同样的炮艇被制造出来,一并交付人民海军。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没能让这项设计留下多少资料,甚至连张炮艇的照片都没有。如今大家只能在海军博物馆中展示的“解放”号炮艇中,依稀看到那四艘小炮艇的样貌,展示着那个艰难岁月,人民海军奋发自强的坚定航程。

  1957年新中国第一次海上阅兵,地点:青岛!

  1957年8月1日傍晚,下榻在荣成路34号的海军司令员肖劲光,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毛主席。原本住在迎宾馆的毛主席是临时起意,来找肖劲光司令员,了解新中国第一次海军检阅的筹备情况。就在这天上午,肖劲光刚刚完成了阅兵的陆上、海上演练,根据气象条件,毛主席检阅部队的时间定在8月4日。

  3个月前,在北京举行的庆祝建军30周年筹备会上,中央军委作出决定:8月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式。成军仅八年的人民海军第一次以水兵徒步方阵之外的形式接受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的检阅。而青岛则以这样一种荣耀的方式,再次走进了人民海军的历史。

  为了迎接海上大阅兵,青岛海军基地几乎进行了总动员。毫无疑问,在海上阅兵中担当主角的是第一驱逐舰大队的“四大金刚”:“鞍山”号(舷号101)、“抚顺”号(舷号102)、“长春”号(舷号103)和“太原”号(舷号104)。当时这四艘驱逐舰是人民海军吨位最大、战斗力最强的主力舰只。它们是1953年党中央从极为紧张的国防经费中拨出2亿卢布专款从苏联订购的。1954年和1955年,四艘驱逐舰相继交付人民海军,它们组成第一驱逐舰支队,基地就在青岛。

  为全面直观地展示海军实力,东海舰队司令员陶勇还亲自率领我国自行装配的护卫舰“昆明”号和另一艘军舰由上海赶来参加阅兵。海军司令员肖劲光与青岛基地司令部一起研究拟定了阅兵方案,青岛基地司令员马忠全少将被任命为阅兵总指挥。

  阅兵的时间越来越近,意外出现了——可能是因为从炎热的南京赶到清凉的青岛,气候的变化让毛主席染上了感冒,中央怕毛主席在海上检阅中再受海风的侵袭病情加重,因此临时做出决定,委托周总理代表毛主席和党中央检阅人民海军。

  8月4日早晨,肖劲光大将起得格外早。由青岛海军基地组成的军官队伍已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码头上。9时许,肖劲光陪同周总理来到了海军码头。检阅完军官方队后,周总理等登上一艘木壳鱼雷快艇驶出大港。

  此时,胶州湾海面上,一艘艘舰艇和潜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所有舰艇全部满旗致敬,指战员列队立正,接受总理的检阅。周总理随后登上了旗舰“鞍山”号。海上分列式正式开始:两架水上飞机从旗舰右侧滑翔而起,并摇摆着机翼向总理致敬。接着,潜艇编队、猎潜艇编队、快速炮艇编队、鱼雷快艇编队依次驶过,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群和轰炸机编队越过上空。最后,又进行了潜艇表演和航空兵跳伞表演。海上阅兵式历时两个多小时圆满结束。

  虽然因病缺席阅兵,但毛主席一直关注着阅兵情况,得知海上阅兵大获成功,毛主席心情大悦,临时接见了青岛基地大尉以上全体军官,并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1957年的海上大阅兵,不仅是共和国最高领导人对人民海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阶段性成果的检验,更是中国海上力量的一次宣示。它宣告了中国正式结束了百年有海无防的历史,宣告一支全新的,将改变世界海洋实力版图的舰队出现在了西太平洋的海面上。

  核潜艇官兵的军人情怀

  1968年,中国首艘核潜艇开工建造,舷号401。经过两年的不懈研制,1970年12月26日401艇正式下水。

  那一天,是毛泽东主席的生日。从此,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完全有能力自主设计研制核潜艇。

  深海大洋,401艇留下了难忘的航迹,也记录了核潜艇官兵的军人情怀。

  1969年,海军从常规潜艇支队及护卫舰支队等单位挑选36名艇员,作为试航员来到401艇上,这是401的“36棵青松”。他们隐姓埋名,一起经历核潜艇试航试验的一场场生死考验。36个艇员就是36棵青松、36面旗帜,他们的精神也在一代代地传承。

  周同保是1981年从老家江苏应征入伍的,在青岛潜艇学院经过10个月培训后,分到了潜艇基地,1982年8月,成为一名光荣的核潜艇兵。

  1988年夏天的一次任务,令周同保记忆犹新。当时,401艇在青岛外海执行任务,在半潜状态时,横倾越来越大,初步判断是水柜出了问题,危急时刻,周同保携带助手接受了排除故障的任务。

  据他描述,当时从艇上舰桥上到甲班上,海上风浪很大,艇在飘忽不定,左右摇晃。“我们经过仔细检查一看,是8号水柜的一个失事档板,它的操纵杆脱裂了,所以说这个高压气向水柜里面供气,水怎么排也排不出去。”

  危急时刻,周同保丝毫顾不得个人安危,打开水位检查口盖就钻进去,里面基本上都是满水的。下去以后,整个人身子都泡在海水里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修,他把这个操纵杆修复好了,艇正常浮起来。

  2012年4月退休后,周同保又继续留在舰上。他时常说,感觉这一辈子都没离开核潜艇,核潜艇兵的精神不仅在他一个人身上体现和延续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