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 这座城》第二集:先声
爱青岛 2019-04-26 10:06

  如果时光倒流,整整150年以前,一名正在山东游历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第一次注意到这片美丽的海湾。在他几年后给德国政府提交的《山东地理环境和矿产资源》报告中,第一次强调了胶州湾的优越地理位置,并渲染可以在胶州湾建筑港口,作为德国在东亚的海军站。

  远在欧洲大陆的这些资讯,引起了一个中国人的注意。许景澄,著名的洋务派官员,当时正担任出使欧洲的外交大臣,他意外得知了这个消息。

  1886年3月13日,许景澄条议海军事宜,力言胶澳地势险要,且为西人垂涎,请为“海军屯埠”,以防未然。

  欧洲传来的消息引起了清朝政府的关注。1891年6月5日,会办海军、直隶总督李鸿章专门来到胶澳实地察看,仅仅过了九天,清廷就发布上谕,同意在胶澳设防。胶州湾由此被纳入了整个北洋海防体系,而6月14日这一天也就成为青岛建置的开始。

  1892年的秋天,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四营移防进驻青岛,宁静的青岛村开始喧闹起来。各色商号相继开张,天后宫里的香火也比以往更旺了。一座大型的海军专用码头也在青岛开始了兴建。

  文史专家袁宾久:

  在栈桥实地考察,讲述铁码头的位置,后方水雷营的位置,战略用途。展现老照片讲述当时的样貌。

  青岛水雷营铁码头由石基灰面的引堤和钢架透空桥两部分组成,桥面铺设厚厚的木板,从陆地向海面一字伸出。架桥钢材、施工和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旅顺船厂。

  文史专家袁宾久:

  1894年春天,当这项重要的海防工程进行到关键时刻,一件意想不到的大事发生了。

  甲午战争爆发,青岛守军驰援辽东战场,北洋水师遭到重创,清政府向日本支付巨额战争赔款,铁码头等在建军事工程陷入停滞。

  中日甲午海战,清朝政府在痛失旅顺和威海两大海军基地后,曾经有过将海军基地移至胶澳的打算。这项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的计划,被两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事变彻底化为泡影。

  文史专家袁宾久:

  德国海军的登陆地点正是铁码头。从德国人拍摄的早期栈桥照片中可清晰看到。此时桥上还竖立着建造施工用大型的吊装角架,被德国人称为“桥营”的水雷营业已建成,营门直通铁码头。

  1897年在11月13日,德国武力侵占胶州湾。

  文史专家袁宾久:

  铁码头的主体应在1899年间完成,局部加固工程侧进入到了1900年。

  1900年,这座具有28孔桁架式钢结构透空桥的青岛铁码头终于被历史定格。此后120年间,它由一个镇守海防的军事设施,转变成为了具有标志性的青岛胜景。

  长虹远引,回澜入梦。

  这座连接着陆与海的“桥”,

  曾经寄托着中国近代海防苦涩的梦想,

  它伴随着青岛120年的岁月沧桑,

  更连接着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