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101”号顺利完成第二次海试,计划6月底交船
半岛+ 2019-05-28 16:33

  记者从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5月20日至24日,黄海水产研究所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在长江口东海海域进行了为期5天的第二次海上测试。据悉,该科考船去年9月份正式下水,满载排水量3297吨,可在除南北两极冰区以外的海域承担渔业科学调查,至此,青岛拥有的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达10艘。

  总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据介绍,“蓝海101”船总长84.5米、主机功率2720千瓦、型宽15米、型深8米、设计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3297吨、续航力10000海里、最大航速14.5节、自持力60天、定员60人,配置相关科研仪器设备64台(套),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是青岛市第10艘3000吨级科考船。该船配备了国际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的甲板机械操控装备,可开展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延绳钓、鱿鱼钓等4种探捕作业方式,能够高效完成海洋渔业资源及环境调查并确保科学调查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半岛记者从黄海水产研究所获悉,此次海试的主要目的是对船舶科考仪器和捕捞设备进行海上性能测试,以及落实第一次海试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海试期间,按照第二次海试试验大纲逐条逐项测试,共进行了底层拖网、变水层拖网、全方位彩色扫描声纳、渔业资源声学评估系统、侧扫声纳、ADCP、浅层剖面仪、多联网等29台套科考仪器和捕捞设备海上性能试验。经过海试测试,各项主要参数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力争6月底按计划交船

  据介绍,下一步,黄海水产研究所将积极督促船厂和设备服务商根据二次海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在保证船舶建造质量的前提下,抓紧有限的时间加快施工进度,力争6月底按计划交船,早日为渔业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8年9月12日上午,3000吨级海洋渔业综合科学调查船“蓝海101”号在上海正式下水,在上海一同下水的还有东海水产研究所的“蓝海201”号,两艘调查船被誉为“渔业航母”,是农业农村部迄今投资最多、吨位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科学调查船,也是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国之重器”和“农业现代化标志性工程”之一。这两艘调查船是我国未来10年开展海洋渔业科学调查主力军,投入使用后,通过与我国三大海区现有和待建的海洋渔业科学调查船相互补充,将形成完整的全国海洋渔业资源调查船网络体系,进而显著提升对深远海的科研探索能力,为我国海洋渔业科学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达10艘

  “十三五”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海洋渔业,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发展方式粗放,资源日益衰竭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利用调查船“摸清家底”,定期开展渔业资源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估,准确掌握海区渔业资源现状,从而为不断完善海洋渔业管理制度、提升渔业监管和服务保障能力、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海洋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保驾护航。

  随着“蓝海101”下水,青岛拥有的3000吨级以上科考船达10艘,其他分别为“科学号”“向阳红01”“向阳红06”“向阳红09”“大洋一号”“东方红2”“东方红3”“海洋地质九号”“深海一号”,其中5000吨级的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深海一号”已启动建设,2018年12月8日在武汉下水,该船将成为“蛟龙号”专用母船。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等联合发起大洋钻探船建设计划,全球第三条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在筹建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