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限塑”11年,为何形同虚设?
爱青岛 2019-06-05 20:09

  今天是六五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遏制“白色污染”,已经成为世界共识。为了遏制“白色污染”,限制和减少塑料袋使用,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正式发布,简称“限塑令”,并于2008年开始实行。“限塑令”明确要求塑料购物袋要有偿使用,意在通过经济手段限制“白色污染”。可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已经走过11年的“限塑令”,在青岛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即便在纳入评分的星级菜市场,“限塑令”也形同虚设。

  随处可见的农贸市场,方便了市民的生活。琳琅满足的商品在给市民提供多元选择的同时,毋庸置疑,也成为塑料袋的集中消耗地。5月27日上午,在田家花园农贸市场,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离开田家花园农贸市场,记者又先后来到了榉林山农贸市场和埠西市场,这两处的状况会不同吗?

  记者粗略数了数,一趟菜买下来,市民手中的塑料袋一般都要五六个,多的甚至十几个。如此随意的使用,关键就在于“免费”。

  田家花园农贸市场业户:(记者:有塑料袋吗?)塑料袋?有。(记者:要不要钱?)不要钱。

  埠西农贸市场业户:(记者:袋子不要钱吗?)袋子?不用。(记者:能给我两个袋子吗?)行。

  体验中,所有的摊主都豪爽地向记者表示,塑料袋随意取用,“限塑令”中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的要求,在这里完全不见踪影。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我市持续将推进星级农贸市场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在今年的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标准中,首次提出市场内不得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那星级市场的实行情况如何呢?记者首先来到了四星级农贸市场——团岛农贸市场。

  团岛农贸市场业户:(记者:咱这塑料袋都收费吗?)说是收费,但没收费的。谁收费?你来买东西我那个收一毛钱?不可能。

  团岛农贸市场业户:没有收费的,就是贴着让我们塑料袋收费用是吧?它是说让我们收费,可是能收的到吗?

  业户们的回答,让每个摊位上挂有的“塑料袋有偿使用”提示牌形同虚设,更与提示牌上“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标语形成对比。在同样是星级农贸市场的兴山路农贸市场,记者也看到了购物袋使用的提示牌,但同样畅通无阻地拿到了免费塑料袋。

  兴山路农贸市场业户:(记者:塑料袋要收费吗?)不收、不收,你愿意使收费的就使收费的。(记者:也可以用不收费的?)我们都偷着使。(记者:市场不让用这个?)不让用,罚钱还,罚200。你都收费收费,没人来买你的了。有的人来买个蒜,问你要个袋子,一个蒜三毛五毛,再加上买个大袋子三毛,你就问他要三毛,立马不要了。

  在榉林山农贸市场,一位业户向记者透露了如此豪爽的原因。

  榉林山农贸市场业户:一个袋子也就二分五六厘,不到三分钱。(记者:这个能降解吗?)我不知道,我不懂。

  据公开消息,2019年青岛市区正规农贸市场已经达到116处。执行11年的“限塑令”,不仅没能遏制住农贸市场里塑料袋泛滥,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外卖、快递等行业,又对白色污染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午饭高峰时间,这样的场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外卖配送员:一个餐,一个盒,再套一个袋,用塑封膜给包起来。送餐塑料袋用量是非常大的,因为必须得用塑料袋去装,这样才能保温。

  据统计,2018年,青岛主要外卖平台的日均订单量达27万,背后的塑料袋使用量可想而知。与此同时,快递对塑料包装的消耗量也居高不下。有市民认为,“限塑令”陷入尴尬的原因,与监管不无关系。

  市民:现在可能宣传的力度比较大,实际的,还有待提高吧。

  2008年5月,商务部出台《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第四条明确指出,监管部门为“商务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同时明确指出,商品零售场所不得向消费者无偿或变相无偿提供塑料购物袋,如若违反由价格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媒体报道显示,“限塑令”实施初期,市工商部门就开展过执法检查,不过近年来却再难觅执行“限塑令”的相关信息。记者在青岛政务网搜索“限塑”这一关键词发现,除了今年4月份,市场监管局将禁止无偿提供塑料袋列入星级农贸市场标准之外,搜索内容止步于2011年11月。一位农贸市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限塑令刚出台时从监管部门到市场管理方都曾进行过管理,但后续监管没能跟上。

  农贸市场工作人员:当时管过,没有用、管不住。现在都是这个样,不光咱是这个样,人的素质也不一样。(记者:有关部门当时过来查过?)对,很多年前有这么个事儿,最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不查了。

  本台短评:硬手段才能打赢“限塑”硬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难以遏制的白色污染,正是在“用之不觉”间给环境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让“限塑令”真正落到实处,既要靠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更要靠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而形同虚设的监管,让“限塑令”彻底变成一纸空文。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打赢“限塑”这场硬仗,市场监管必须出重拳、有硬招,绝不能管而不严、视而不见!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