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贝壳回家|大自然保护协会单良:做公益,很酷!
爱青岛 2019-09-18 15:21

  2019“珍惜自然资源 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让爱护海洋、热爱公益的人汇聚在一起,共同为贝壳发声,传递公益的力量。

  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领域的专家因贝壳结缘。他们之中,有科普作家,有水下摄影师,有电影导演,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为传播海洋知识、传递公益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从事商业领域多年,转到公益环保领域,对单良来说,是一件“很酷”的工作,“2014年,我才知道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有这么一个组织。”单良说,“很想去多看看这个世界,看最美的风景,找到那些被毁坏的地方,我想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单良说。

  那一年,单良加入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负责中国项目市场传播部的工作。TNC在全球有1600多个保护区,单良虽然只去过几个,但每一次的亲密接触,她都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曾在美国德克萨斯保护了一个蝙蝠洞。晚上七、八点正是觅食的时间,几百万只蝙蝠倾巢而出,非常壮观,太震撼了。”单良说。

  保护区域常常是人迹罕至、自然条件恶劣的区域,尽管工作很辛苦,在单良看来,写满大自然神奇的绿林深海,寻常人难以遇见的壮阔景象,让她的人生充满精彩。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洞穴:布兰肯洞穴 单良摄

  经过几年的工作,单良发现,自然科普教育与公众认知存在不对等关系。“很多在我们从事自然保护工作的人来看是常识的认知,可是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并不知道。”单良说,提升公共认知和加强科普宣传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2015年在中国发起了一个‘为大象发声’的市场传播活动。”单良说,TNC在非洲的保护区统计发现,为与盗猎分子抗争,每年都会有巡护员牺牲。通过发起公益宣传,提升政策影响力,比如通过法律提升大象的保护地位,号召公众保护意识,降低市场需求,严格管控黑市非法买卖等,对一线实地保护有很大帮助。

       此次参加2019“珍惜自然资源让贝壳回家”大型公益活动的启动仪式,单良表示深受触动。“一个物种不仅仅是一个个体,更代表着它背后庞大的生态系统。”单良说,“一个小小的贝壳,让孩子们了解了海洋生态系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及海洋环境现状,打开他们了解海洋世界大门。”

  而她更看重的是海洋科普传播的方式与媒介。“面对青少年,我们用什么介质传播,什么内容打动他们,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新媒体是主要手段。”单良说,“短视频、动画片、VR素材……这么多好的传播渠道,该匹配什么样的传播素材?这就要求我们搭建素材库,进行分类、包装,但最重要的是,科普知识的正确性、准确性一定要保证。”

让贝壳回家 积聚公益力量

他们用光影、用笔墨、用脚步、用仪器

描绘着心中的那个自然家园、那片海

   (爱青岛/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见习记者 刘瑜 尹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