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团特别采访|对话媒体大咖如何做好一名记者
爱青岛 2019-11-08 19:23

  爱青岛按:

  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是许多年轻人愿做记者的初心。在青岛市庆祝第二十个记者节特别节目的录制现场,青岛十七中记者团也来到青岛广电800平米演播大厅,对岛城各位媒体大咖展开现场采访,感受记者这个职业的荣耀。以下,为小记者们的采访作品和心得。

小记者团与师兄(青岛广电主持人陈勐)合影

 小记者采访大记者,学习传承记者精神

  1.杨静静|分享采访技巧做好一个“杂家”

  青岛市广播电视台《青岛新闻》《蓝睛对话》主持人、记者杨静静,场上场下一个范儿,全程交流都是标准的普通话。

  当谈到新闻播报如何能较好地应对突发稿件时,她说面对突发稿件,首先播音主持人的基本功是不可忽视的,播报准确清晰离不开台下的苦练,其次是强大的心理素质与过硬的专业知识,这样在面对突发稿件中的人名、地名、多音字时才能从容不迫。

  最后她也谈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份突发稿件的成功播报离不开整个团队的配合互助。

  面对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出有效有价值的问题时,她讲到了一次亲身经历。

  前不久她作为蓝晴直播的记者去到了第八届国际戏剧学院奖颁奖典礼的现场采访,而采访的背后却并不如直播时那样顺利。现场和演员完成对接的时间仅仅只有一条红毯到大厅的距离,听到这,小记者们心中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她说,记者就像一个“杂家”,要对各行各业有所了解,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采访时要谦虚有礼,面对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以用几个专业术语打开话匣子,让他们感受到“我懂你”“我了解你”有继续被采的兴趣,这不仅是说话的艺术,更是记者的艺术。

  杨静静以亲身经历演绎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而这坚持的背后更离不开她对新闻对采访的热爱,正如她所说“讲好青岛故事,走好人生每一步。”

  2.李江|跟上新媒体发展步伐引领潮流

  作为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副总监,李江十分精通新媒体。在他看来,新媒体是现在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想到这里就难免生疑,新旧媒体的转播途径有什么不同?

  他说,正如你所见,媒体的更新速度非常迅速。曾经被大家看作新媒体的,现在都彻底纳入了传统媒体的行业。媒体的传播速度正在加快,比如随时打开手机,就能看到一条新的信息,而在之前,这是难以想象的。另外,媒体的边界也在不断提高,以前,你若是要了解信息必须坐在电视或者收音机旁,而现在这些都被更便捷的手机代替,而且在将来手机的体积也逐渐减小,以提升便捷性,媒体可能只是一副眼镜上的一张芯片,总之,媒体将会有更快的速度和便捷性。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适应媒体的高速发展,与潮流更新,甚至引领潮流。现场记者还亲眼看到这次采用模拟主持人采访的形式,或许正是打造新闻互联网+的有效尝试吧。

  3.王红梅|选择自己热爱的职业为公平正义奔波

  新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新闻媒体行业核心本质的转变,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策划制片人王红梅,从业正好20年,在她的理解里,新闻行业传播的主流价值观与理念是一定的,变的是形式和手段,新媒体促成了更快、更高、更强的新时代媒体特征。

  王红梅说,选择这个行业的初衷是对记者职业的热爱,而采访总是要紧紧扣住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这让她对这一行业拥有了持久的热情,能用声音、用镜头、用笔去记录城市的变迁对她而言是一种享受。

  她喜欢每天和城市的太阳一同成长,伴着晚霞而归,让工作让自己参与那些时光变换风云际会之中。而在工作中,媒体人的行为有时也会改善他人的命运,这种为公平正义奔波而取得的成就感会使你在漫漫人生路上找到自己的自豪感,这是属于记者们的骄傲。

  4.王杰|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首先要有职业道德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青岛日报舆论监督部主任王杰表示首先要有职业道德,心地善良,专心为公众服务。哪怕再苦再累,只要完成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就完全抵消你的劳累,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再多金银也换不来的崇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对社会的责任。

  青岛十七中记者团学生活动感受

  杨蕙如:

  走近记者前辈们的身边,感受到工作人员的忙碌与不易,也体验了导演助理的工作职责。站在红毯两侧,迎着嘉宾到来,接过他们手中的物品,保证每个进入红毯的记者团队在签名墙前有一张完美的合照,这锻炼了我的观察力、行动力和协调力。

  在场的每一个活动,每一项环节,每一次突发状况都需要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进行计划协调。

  我发现带领我工作的爱青岛团队拥有极强的组织力,拥有极好的行动力,极佳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活动时他们认真负责的样子就是他们真实的工作写照,任何小事都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每个笑容,每个动作都大方得体,这是记者的风采,更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应由的态度。点滴流水汇成汪洋大海,片片绿叶构成葱郁森林,颗颗明星聚成闪耀星空。祝所有记者们节日快乐,未来光明可期。

  张雪暘:

  进入会场,红色的地毯一直延伸到演播厅。我被安排了给获奖记者们献花,很有幸我看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记者,他们有许多是活力满满的年轻人,也有众多成熟稳重的记者前辈。可能我们现在无法体会到记者们在平常的工作中多么的辛苦,但是在属于他们自己节日里,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笑容。

  献花是一件十分有仪式感的事情“老师,祝您节日快乐”递花的同时,我对着他们说,真心祝福他们节日快乐,长途奔波甚至是通宵赶稿没有削弱他们脸上的活力,他们永远是城市里乡村间国家中最鲜活的生命。

  与此同时我还采访了我们的校友,现任青岛市交通广播台的主持人王勐。他说,2002年他刚上高一正逢中国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就通过广播来听球,从那时起他就喜欢广播主持人,觉得他们都很神秘。现在成为主持人以后,经常在开播前提前两个小时甚至是四个小时准备稿子,也会夜晚牺牲掉休息时间,但是他对这个行业有充沛的热情,就是这份热情让他坚持前进,永不懈怠。

  我相信所有的记者主持人正因为心中有爱,有坚守,有勤恳付出,才有收获,有成就,有自豪。祝愿记者们节日快乐!

  黄嘉婧:

  今天我怀揣着对记者这份职业的憧憬和向往,来到了青岛广播电视台明星大厅,观看了他们的红毯仪式。平日都是他们在红毯围栏外为别人拍照亦或是采访,而今日他们踏上了红毯,庆祝着属于他们的节日。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认识了这行的许多资深记者老师,通过与前辈们交流,学习和收获到了许多平日无法收获的东西。同时我也看到了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在为我们社会的进步和文明而努力的工作着、默默地奉献着,感受到了他们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执着,那是一种值得我们所学习和传承的敬业和专业精神,是记者精神!

  在此,我想对所有记者老师们说声“老师,节日快乐!”

  记者,也许不如灯光前的主持人般耀眼,也许留给他们的永远只有一闪而过的几个镜头,但是他们却在幕后最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绽放着专属于记者的光芒。也许一次采访只有短短几分钟,但他们会用数十倍的时间去用心准备采访材料,哪怕在寒风中等待几个小时却没有举起话筒的机会,他们也无怨无悔,因为这是记者的坚持,这是记者的责任,这是许多记者一生的追求。

  他们走在信息的前沿,他们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指引与评价,他们记录着城市也记录了自己。无数记者媒体人们以热爱铺路,以责任筑桥,为事件外的我们传递真相,他们是城市中的眼睛,更是社会的守望者。“新闻要长新,新闻人才不会老。”

  中国记者人,我们在传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