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修:保家卫国 是最朴素的情感
爱青岛 2020-10-24 23:08

  继续关注纪念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报道《向英雄致敬》。战争是残酷的,炮弹无情,伤亡随时可能发生,这个时候最需要及时救治。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在朝鲜战场坚守了三年的医疗兵王德修。

  出生于1932年的王德修老人,16岁入伍,进入华东七纵队卫生部特训班,成为一名医学化验员。虽然已是88岁高龄,但70年前的那段岁月,依然历历在目。他清楚地记得,1952年10月,正驻扎在东南沿海的部队,接到了紧急调令。

  那时候,鸭绿江上的大桥已被炸毁,部队是踩着石头、涉水前进。从进入朝鲜战场开始,几乎每天能听到飞机的轰鸣声,铁路、公路沿线被炸得千疮百孔。进入朝鲜的第二天,部队就走了趟“鬼门关”。

  顾不上缅怀战友,部队继续前进。那个时候,医疗兵、医疗物资已到了紧缺的地步,部队需要迅速建成战地医院。所谓建医院,就是挖坑道、挖山洞,洞里边再挖洞。为了救治及时,战地医院离前线往往不足10公里,医疗兵兼着后勤保障,王德修一人执行领取药品的任务时,曾两次躲过敌机扫射;也多次和战友一起,突破封锁线抢运物资。他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更见证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牺牲精神。

  王德修非常理解这名小战士,他不是惋惜自己失去了一条腿,而是无法再回前线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所谓轻伤不下火线,所有送到战地医院的都是重伤员,无论伤残还是病重,没有一个叫苦叫疼的,大家都恳切地请求抓紧时间治疗,盼望伤好了可以早点重返战场。可战争是残酷的,局促的战地医院也并非安全之地。

  作为医疗兵,王德修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可多数时候只能强忍悲痛,安抚伤员。金城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次战役,志愿军歼敌5.3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作为胜利的见证者,王德修其实是有遗憾的,那就是救治过的重伤员有的被转移到后方,有的却永远无法再见到亲人。但是他相信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抱着同样的信念,而这也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王德修继续留在部队从事医疗工作,直到1991年离休。他曾多次获得嘉奖,但从不引以为傲,他始终认为,牺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是英雄、浴血奋战的官兵是英雄、被救治的伤员是英雄、冒着枪林弹雨并肩作战的中朝百姓也是英雄,而自己,只是站在英雄身边的普通一兵。而今,王德修很欣慰自己能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他要好好活着,替战友们活着,见证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