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优势、“四新”经济是动能、城市群是战场,缩小南北差距的青岛攻坚
回澜听涛 2021-01-20 19:57

  近几天,全国经济数据和山东省2020年经济数据相继公布。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走出V字型,疫情冲击下逆境回升,实现了2.3%的GDP增幅,好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的预测,贡献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增长数据,GDP也突破了100万亿元。山东的V字反弹比全国更大,2020年GDP增长率达到3.6%,在2018、2019两年跑输全国增速后,山东终于又追了上来。目前青岛2020年的经济数据尚未出炉,但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前剧透了一些苗头: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2万亿元,增速在3%以上。

  从全国到地方,V字反弹的趋势走出来了,山东在启动了痛苦但又决绝的新旧动能转换后,似乎开始收到成效,正在走出经济低谷;青岛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经济也在逐步展现市场价值,资本向青岛聚集的速度更是一再加码……这个疫情冲击后的V字反弹,能不能成为青岛缩小与标兵差距的反弹,甚至成为北方缩小与南方差距的反弹呢?

1.制造业是优势

  更加突出实业的重要性,是2020年疫情冲击下的共识。中国之所以能率先从疫情中实现反弹增长,完备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制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疫情在全球大规模扩散之后,中国的实业基础又成为全球抗击疫情的产业保障。

  这是北方的优势,也是青岛的优势。

  青岛拥有结构完备的工业体系,涵盖全部41个工业门类中的39个。强大的制造能力,也在疫情中一展身手。

  2020年1月27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承诺尽快解决医疗防护物资短缺的状况。11点40分左右,青岛第一时间确定了物资供应企业——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16点05分,2万套护目镜和5300只一次性防护面罩车装载从起运,17点10分,防护物资运达青岛流亭机场,17点30分交接完毕并确认。18点17分,装载74箱防护物资的山航包机SC9001航班升空,19点50分抵达武汉。从接到信息到防护物资运抵武汉,只用了8个小时。

  8小时,这是青岛制造实力的体现。

  疫情让制造业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传统产业里的新动能正成为资本角逐的新空间;同时,随着监管的完善和商业模式的成熟,互联网产业翻番式的利润增长幅度也日渐不可持续,怎样与实业融合是互联网下半场的课题。

  这方面,南方优势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基础,与北方优势的完善工业门类、制造业齐全的基础,能在哪里实现融合,哪里就是下一个价值增值的“穴位”所在。青岛提出的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就是力争让自己成为这个“穴位”。

  传统产业也有新动能,挖掘这些新动能依靠的是工业技术改造。数据来看,2020年青岛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预计超过20%,工业互联网正是带动技改投资逆势猛增的关键所在。

  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链接企业近70万家,较2019年增长133%;服务企业6万余家,增长40%;链接10万多名开发者,增长203%。山东省有8.2万家企业链接卡奥斯平台,仅在青岛就赋能近3000家企业,贡献了110多亿元的新增工业产值。工业互联网对整个工业体系的拉动作用也开始呈现,2020年1-11月份,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增速为2019年来最高。

  工业互联网还串联起了周边行业在青岛的落地发展。2020年前11个月,青岛的软件业务在工业互联网带动下,完成收入2090.2亿元,同比增长10.2%;青岛新一代信息技术投资增长了55.2%。有了工业互联网这个“独角兽”项目,资本也在加速向青岛聚集,2020年前11个月,青岛现代金融服务投资增长高达231.9%。

  青岛愿做工业互联网的实验场,这或许是青岛追上标兵,缩小南北差距的关键所在。

2.“四新”经济是动能

  青岛与标兵的差距,是增长引擎的差距。不怕经济结构偏向传统,就怕传统产业里迟迟用不上新动能。青岛奋起直追的关键领域,就在“四新”经济,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青岛投资结构的变化。

  2020年前11个月,青岛共有6579个在建项目,同比增加1457个,增长28.4%。值得注意的是,“四新”经济项目数量达到了3713个,占比达到56.4%。具体到项目来看,2020年,北汽整车制造总部基地、美锦氢能科技园、上海电气风电产业园、钢研新材料、集成式智能传感器、惠科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或建成投产。

  平台型企业的入驻,也在成为“四新”经济项目在青岛聚集的新渠道。

  例如春光里产业资本集团就通过打造“青岛智谷”,吸引注册12家企业;创业黑马集团建设的独角兽加速基地,已经有67家注册企业,其中4家是准独角兽区域总部企业;能链集团旗下的新能源交易等业务板块落户青岛,团油年华交易额超500亿。

  “四新”经济的高成长性已经体现在了青岛企业实力的增长上。2020年,青岛有包括卡奥斯在内的10家企业入选“2020年全球独角兽企业500强”,数量位列北方城市第2、全国第5。体现在资本层面,则是青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存在感更强。2020年,青岛新增过会及上市公司15家,占全市前30年上市企业总数的近30%。

  青岛的发展质量,正在从细胞层面发生变化。

3.城市群是战场

  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代表的19个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80%以上,南北差距,也是南北城市群的差距。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城市群发展最完善的地区,已经形成了产业共生、资源共享、信息互换的良性生态,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均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成渝双城经济圈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和重庆也是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的明星城市。相比之下,北方虽有京津冀,但在城市群上与南方依然差距巨大。

  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曾经在多个重要场合分享过他的判断: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讲,国内大循环必然是打通南北、东西互济的循环,通过这样的循环,推动南北东西区域均衡发展,从而释放内需的空间。中国的北方经济一定要进入一个“补课式”的快速增长阶段,如果北方经济没有较快增长,就很难说大循环已经循环起来了。如果北方经济不能活跃起来,我国经济内需释放的空间就会被大大地压缩。而北方经济要快速增长、重振活力,迫切需要打造更多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胶东经济圈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这个龙头的龙头,作为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必须凸显在黄河流域开放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担当起推动活跃黄河流域乃至更大范围的北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从体量来看,胶东经济圈是北方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城市群,人口达到3200万,经济总量达到3万亿,占山东省经济总量的42.2%,占沿黄流域九省区的12.1%。

  从区位来看,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则让胶东经济圈独特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

  从国内大循环看,胶东经济圈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和京津冀的中间,又是黄河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是承接中国南北、辐射东西的重要战略要地;从国内国际双循环看,胶东经济圈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总书记赋予的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任,特别是随着RCEP的签署,胶东地区与东盟、日韩的优势愈加明显。因此可以说,在新发展格局中,胶东经济圈既是国内东西南北大循环的“双节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双节点”;既是山东和沿黄流域的龙头,也是南北协调发展的重要支点。

  胶东经济圈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速融合。

  目前,胶东经济圈已经成立了30多个联盟、签署了40多项合作协议,设立了1000亿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同时胶东经济圈也在作为一个整体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黄九省(区)省会(首府)和胶东经济圈“9+5”城市发布“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合作倡议”,成立创意黄河现代服务业联盟,联合建设海铁联运中转基地。

  破题北方,第三城青岛责无旁贷;缩小差距,创业的青岛重装上阵。

  来源:回澜听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