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市排名上升!反超无锡,缩小与宁波差距,拉开与郑州差距
回澜听涛 2021-02-01 18:51

  2月1日,青岛公布了2020年经济运行数据,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400.56亿元,同比增长3.7%。以此来看,青岛在全国排名第13位,比去年排名上升1位。在疫情突袭、内外环境复杂的2020年,青岛经济展现出了强劲韧性。

  目前,与青岛处在同一梯队的城市,除长沙外均已公布经济数据。数据来看,青岛与宁波的差距,从2019年的243.81亿元,缩小到2020年的8.14亿元;青岛与无锡,则从2019年的落后111.01亿元,反超为2020年的领先30.08亿元;近年来紧咬青岛的郑州,与青岛的差距则从2019年的151.61亿元,扩大到2020年的397.56亿元。虽然长沙尚未公布详细数据,但从长沙市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透漏的消息来看,长沙的增速预计在4.5%,以此推测2020年长沙GDP约为12094亿元,虽然超越郑州,但与青岛的差距也从2019年的167.09亿元,扩大到了2020年的306.56亿元。

  在同梯队城市中,青岛展现出了明显的上升势头,如果能将这股上升势头持续贯穿在2021年,那青岛重回12位也值得期待。

  不过成绩属于过去,虽然青岛在“赶超”,但也应该看到同梯队城市间差距依然很小,在万亿体量面前的百亿差距堪称“毫厘”之间,未来一年里谁上谁下仍未可知。因此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更值得关注的是成绩背后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拉动,这些上升势头背后的拉动力量,到底怎样才能持续发挥拉动作用,让青岛的上升势头一直保持下去。

  那么在发展压力巨大的2020年,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拉动青岛“上升”呢?

01

外贸进出口“疾驰”

  2020年,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6407.0亿元,比上年增长8.2%,比前三季度提升1.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876.8亿元,增长13.7%;进口2530.2亿元,增长0.7%。占出口总值近七成的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机电产品出口1813.9亿元,增长18.1%;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882.2亿元,增长17.1%。

  从贸易对象看,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7.2%,占进出口总值14.7%,继续保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9.7%和14.9%;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势显著,增长16.3%,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28.4%。

  进出口的逆势猛增,与青岛第一时间的复工复产关系密切。疫情突袭下,全球对疫情防控物资、居家生活和工作所需用品的需求增大,拉动了相关企业的出口增长。在国外生产商因为疫情无法保证正常供货的特殊时期,青岛部分企业得益于率先复工复产,抓住了市场窗口期,有效扩大了出口。

  这是做好疫情防控,同时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关键先手棋。

  去年2月5日,青岛就下发了工业企业复工复产11条指导意见;2月9日,下发组织企业迅速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2月10日起,对3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分片包干、逐家对接,有序组织人员返岗,努力保障复工。去年2月底,青岛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就达到97.7%,位居全国和山东省前列。率先复工,就意味着订单和熟练工人等稀缺市场资源,率先向青岛聚集,这是青岛外贸进出口逆势增长的产业基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成为青岛外贸进出口的绝对主力。2020年,青岛民营企业进出口达4222.7亿元,同比增长19.5%,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65.9%,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

  这同时展示了青岛民营经济活力的增强。

02

民营经济强劲

  民营经济好不好,是一座城市发展韧劲的重要体现。尤其在疫情冲击骤而奇烈、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的2020年,作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能不能逆势再出发,释放潜力、充满活力,关系的不仅是民营企业自身能不能做好减法、修炼内功,也关系着城市本身危中求机、化危为机的能力。

  去年,青岛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帮助民营企业发展,在全国率先出台《青岛市推进民营企业创意创新工作实施方案》,从人才、政策、融资等全方位着手,闭环式支持推进民营企业创意创新;积极推进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的落实,已安排为17家银行补偿金额7350.6万元;还向民间资本推介了总投资3521亿元的144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青岛民营经济用成效回应了青岛的一系列政策。

  2020年,青岛实有民营市场主体174.4万户,增长15.9%;12家企业上榜2020年山东省民营企业100强,增长50%;5家企业上榜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增5家民营企业首发上市;46家企业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如此起伏不定的情况下,对风险更为敏感的民间资本反而加大了对青岛的投资力度,更显市场对青岛的信心。2020年前11个月,青岛民间投资增长12.3%,占全市投资比重57.5%,成为拉动青岛经济增长、培育“四新”经济发展、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03

工业新动能释放价值

  2020年,青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同比提升4.9个百分点。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4%,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35个大类行业中,24个行业实现增长,比前三季度增加4个行业,增长面为68.6%。

  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装备制造业增长9.7%,比前三季度加快1.7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45.0%,传感器增长28.1%,智能电视增长15.6%。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80.7亿元,增长18.3%,连续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青岛新增了一批引领型、平台型的工业项目,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力支撑。去年,北汽整车制造总部基地、美锦氢能科技园、上海电气风电产业园、钢研新材料、集成式智能传感器、惠科半导体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或建成投产;能链集团将旗下新能源交易等业务板块落户青岛,团油年化交易额超500亿。

  2020年,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以工业互联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速超过20%。卡奥斯平台已链接企业近70万家,同比增长133%;服务企业6万多家,增长40%;链接开发者10万余,增长203%。2020年,工业互联网为青岛贡献了超过110亿元的新增工业产值。在工业互联网带动下,青岛软件业务收入也逆势大增,去年前11个月达到2090.2亿元,同比增长10.2%。

04

金融聚集吸引发展要素

  资本是撬动人才集聚、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2019年以来,青岛举全力建设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加大对一流创投风投基金的招引力度,放大科创母基金、天使母基金、青创投直投基金等的杠杆作用,为各类人才在青岛创新创业提供资本土壤。

  截至去年12月末,青岛市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62家,同比增长33.6%,管理基金887只,同比增长60.4%,私募基金管理人家数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私募基金只数增速居全国第二位,私募基金管理规模1039.3亿元,超过厦门,居全国第11位;科创母基金已储备超过130只子基金、总规模超600亿元。

  华夏基石等专业化招商机构,在青岛的累计备案数达到200家,推荐落户项目超过1000个;创投风投机构为青岛引进了聚能晶源、飞榴科技等产业项目近百个;去年青岛新增过会及上市公司17家,占全市前三十年上市企业总数的34%。

  截至去年12月末,青岛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507.1亿元,比年初增加2630.8亿元,同比多增878.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1064.8亿元,比年初增加2854.9亿元,同比多增783.8亿元。贷款结构优化,对企业部门支持力度加大。全年企事业单位新增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量的69.5%,同比提升10.2个百分点。

  金融作为渗透各行各业的现代服务业形态,在青岛的加速聚集,带来的就是各类发展要素在青岛的汇聚,成为青岛革新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资本活水。

  过去的一年,青岛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这是对青岛拼搏的回馈;未来的一年,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仍在,要保持住上升势头,青岛仍需奋进。

  来源:回澜听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