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导服不断充实知识 向世界讲述崂山故事
信网 2020-06-02 19:47

  崂山,屹立青岛东部,拥有海上名山第一的美誉,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长年累月的积累,这里有着数不胜数的动人传说和历史故事。如果说目之所及的景色是崂山之美,那么耳熟能详的故事才是崂山之魂。

  崂山的故事太多,即便是如今发达的网络也不能一一囊括。但在崂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崂山人,是崂山景区不可或缺的一个工作群体,对崂山的历史和故事了解透彻,他们就是崂山上的导服。

  崂山旅游集团致力于打造“大美崂山多彩导服”服务品牌。通过导服的讲述,将美丽的崂山介绍给世界,向世人诉说崂山美丽的历史和动人的传说。

  据了解,目前崂山拥有专业的导服300多人,他们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者。他们从事导服工作十几年,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对崂山的了解,成为了推动世界认识崂山的窗口。

  2020年的新春,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崂山的宁静,景区虽然关闭,但旅游并未停止,从线下转到线上,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好客山东游我来说”有声故事征集活动中,林萍萍、王春、姜蓉蓉、林智峰、马巧燕、曲淑霞、李义玲、王秀岩、窦明9位优秀导服充分发挥文旅行业的宣传力量,分享崂山印象,让广大网友实现足不出户,也能声游崂山,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强力精神文化支撑。

  王春从事导服工作13年,从懵懵懂懂到如今,她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影射着她对家乡深沉的爱。“讲解员越来越优秀,才能越来越好地介绍崂山。”王春说,即便工作了13年,她对崂山也只是一知半解,不敢说完全了解崂山,崂山就像是一个文化大宝藏,需要不断地挖掘。“前几天我在巨峰线,第一次听说了砖塔岭的故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心石原本决定从砖塔岭采集,但是由于砖塔岭比较险,采集困难,最后从浮山采的。最早的崂山游击队也来自砖塔岭。”王春说,像这样的故事崂山上又太多太多,她作为导服就是要更多地挖掘,并将了解的故事讲给游客们听,让游客爱上崂山。

  “景点美不美,到有一张嘴。”工作了12年的林萍萍说,导服工作看似普通,但代表的是景区的形象,因此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且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

  “从前有个小伙子上山砍柴,半路遇到了两个老者下棋,就过去看,等下山时,已经过去了几百年,他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就去追老者,一直追到海边,即使水快灌进嘴里也不停下,仰着口继续追赶,最后神仙被感动了,带他一起驾云而去。”长期在大河东游客中心工作的她,对于仰口这些平常很少去的线比较感兴趣,在提起仰口名字的由来时,林萍萍说,这是她记忆比较深刻的故事之一。

  今年是马巧燕已经从事导服工作的第18个年头了。在她看来,导服工作虽然非常普通,但发挥的作用却不小。“引导游客怎样游览崂山,让游客不迷茫,虽然看似很简单,但我们是崂山直面游客的窗口。”马巧燕说,导服代表的是崂山形象,甚至是城市的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游客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导服的要求也更高,“比如以前用纸质票的时候,只需要将游客引导到检票口就可以,现在实行电子票,还分了老年票、儿童票等,就必须要给游客讲清楚,这就对我们有了更高的要求。”

  李义玲同样工作了18年,对她来说,以前导服只是一份工作,现在更多的是热爱。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对导服自身也有着潜移默化的改变,李义玲说,她在给游客讲解崂山时,慢慢地被崂山的文化底蕴所改变,“我爱崂山,爱它的文化底蕴。”

  海上名山第一,是刻在巨峰上的六个大字,体现的是崂山是海上名山。许多人看这几个字的认识仅在于此,但在林智峰眼里,海上名山第一还有不同的解释:“崂山被称为神仙之府、灵异之宅,你看这六个字,各不一样。海,一边像狐狸,一边像喜鹊,体现崂山的灵异;上,像一个道士在作揖,体现了道家文化和礼节;名,像一只朱雀,端庄耸拔且活泼秀丽;山,像一个人在船上,体现了崂山山海一体的景观;第,像两只鸟在一棵树上,体现了崂山优美的景色;一,像个元宝,体现了崂山是一块风水宝地。”

  林智峰还是崂山为数不多的双语导服之一,他发现外国游客对崂山的道教文化特别感兴趣,但对于道教文化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外国游客自己带的翻译无法准确翻译,为此,他专门进行查询,力求将道家文化中的专业术语精准地翻译成英文,更好地让世界认识崂山,让外国游客认识道家文化。

  每个导服眼中都有不同的崂山,他们生活在这里,工作在这里,每天都守着崂山那些美丽的传说和动人的故事。他们是崂山文化的传播者,他们的岗位平凡,但他们愿意与游客交朋友,用崂山人的质朴,欢迎四方游客前来领略崂山之美,倾听崂山的故事传说。

  来源:信网

  原标题:优秀导服不断充实知识向世界讲述崂山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