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发文,公布了2016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结果,参评的863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有140家国家级孵化器被评为优秀(A类)。青岛17家孵化器参评,其中5家被评为优秀(A类),高新区即占2家。
此次高新区被评为优秀(A类)的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是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青岛高新区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

青岛市工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工研院”)是市科技局下属的自筹自支的事业单位。2012年初,工研院科技孵化器园区建设正式启动,园区位于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胶州湾北部园区核心地带,园区占地86亩,总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园区容积率1.08,绿化率40.8%。工研院园区由办公区、科技成果孵化区、人才住所和服务中心等构成。
工研院打造了初具规模的“苗圃+孵化器”的项目选育链条和“创业服务生态圈”孵化体系,启动建立了“创业学社”、“创业17号智造社区”等新型创业孵化形式,打造由园区内“睿博开放实验室”和在孵企业及合作单位研发设备构成“1+n”模式的线下硬件制造网络,促进创业资源交流,加速创新点子的落地实现。
市工研院围绕仪器仪表及装备制造方向,引进项目130余个,多个项目的研发产品居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孵化一批发展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1家,估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园区内企业实现相关产值近30亿元,成为我市标杆示范孵化器,并连年获评国家A类优秀孵化器。
青岛高新区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
青岛高新区创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孵化载体统称为“蓝贝创新园”,主要有盘谷创客空间、蓝色人才港、蓝贝智造工场等,总建筑面积22.3万平方米,蓝贝创新园包含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等全孵化链条。
盘谷创客空间

盘谷创客空间占地75.5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是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着力打造的创新型孵化器,是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是青岛市首批6个众创空间之一。
盘谷创客空间自2014年8月同步启动设计、施工和招商工作,目前C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D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A座部分投入使用(海尔海立方已装修完毕,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B座(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即将启动装修工作。
盘谷创客空间聚集了蓝贝创客咖啡、萤伙虫创业工坊、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基地等3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明阅岛创客书店、海尔海创汇、中科院自动化所、数字家电产业联盟、3D打印创新中心、中以佰科孵化器等众创空间和神州板车、数联中国、鲁渝能源、元启智能等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硬件项目100余个。
蓝色人才港

蓝色人才港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是青岛市首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综合体,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是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标杆性孵化器,除技术交易市场、公共会议室、蓝色人才港展厅、“五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公共餐厅外,共有可孵化面积3.3万平方米。
目前,蓝色人才港共引进来自海内外高端项目和科技服务业机构57个,引进来自美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人才120余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5名,泰山学者1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团队27个。
蓝贝智造工场
蓝贝智造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2.1万平方米,分三期建设,其中一、二期共7.9万平米已经全部投入使用,三期主体已完工,是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重点打造的标杆性加速器,也是红岛经济区(青岛高新区)最早投入使用的孵化器之一,成功孵化出青岛市首个新三板上市企业青岛明药堂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青岛高新区拥有26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6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13个公共研发平台。拥有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青岛国家海洋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4个国家级产业化基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等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园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等2个国家级示范区,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加速集聚。这些创新平台正在成为青岛高新技术发展的强力引擎。
青岛高新区将围绕主导产业,继续推进孵化载体建设,着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培育聚焦主导产业、掌握核心科技、带动经济发展的创业项目,营造普及创新教育、鼓励创业发展、弘扬创客精神的城区文化,打造在全市首屈一指、在全省引领示范、在全国打响品牌的创新创业先导区。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