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田滩涂、渔乡小港、农耕村落……这是红岛昔日的标签。如今,左手历史、右手现代、倾心生态、专注科技的红岛经济区已蝶变为美丽的北部新城!今年,这里又讲出了一个个令人感慨的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谁?或是勤奋淳朴的红岛土著,守候祖辈故乡日夜劳作;或是坚定睿智高新区开拓者、建设者,踏遍绿水青山描绘蓝图。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奋斗的人们以及他们2017年的故事,从中窥见这片热土生机勃勃的未来……有了他们,红岛必将越来越美!
《红岛红手机报》深度解读“2017,红岛再出发”,现推出第五篇——美丽红岛人篇。
“千人计划”专家
近几年,青岛高新区人才资源快速集聚。院士、“千人计划”专家、各类高层次人才在这里搞科研、做创新、申请专利,为青岛高新区的创新创业挥洒汗水,贡献力量。“我非常喜欢青岛高新区的整体环境,并且非常看好它的发展前景。”耕耘在这里的“千人计划”专家周晓光给了青岛高新区这样的评价。
周晓光
创新科技,打造还原生命本质的利器
赵毅
“创新”是医疗医药发展的“着力点”
高新创客
目前,青岛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7家,创新创业项目突破1700个,“千帆计划”企业达到378家,多项指标位列各区市首位。这样的成绩单要归功于集聚在青岛高新区奋力打拼的众多创客。他们不畏艰难困苦,在这片热土上打造着自己的创业梦的同时也推动着高新区创新创业大步向前。
赵汝腾
羊羔跪乳,科技让养老关爱更简单
刘军和彭朱荣
“理工男+市场女”创业,小电路大野心
劳动模范
2017年,自红岛经济区"2311"总体工作思路发布以来,涌现出不少践行“2311”总体工作思路的标兵来,其中以各行各业的“劳模”最为典型。他们耕耘在红岛经济区的各行各业,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吃苦耐劳、攻坚克难是他们的共性。也正是因为他们的默默付出,红岛经济区才会有这样突飞猛进的发展。
丁国清
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材料海洋环境腐蚀研究
李乃强
懂技术善学习,在智能交通的岗位上恪尽职守
三八红旗手
2017年,红岛经济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对新时期妇女工作重要指示,广大妇女勇立时代潮头、尽展巾帼风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潮流中贡献了巾帼力量。她们充分展示了红岛经济区女性爱党爱国的崇高信念,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和创造美好的价值追求,是时代的楷模和全区广大妇女学习的榜样。
康孟珍
做好制度建设工作,为研究院铺垫好上升“轨道”
甘莹
14年默默耕耘的“复合型人才”
文明市民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雷锋精神,青岛市文明办在全市开展青岛市“文明市民”月评活动。其中不乏红岛经济区居民的身影,他们或在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表现突出,或在言谈举止、文明礼仪、勤俭节约等方面发挥表率作用,是当之无愧的市民楷模。
刘方亮
大城小爱,用私家车送末班车乘客回家
张元海
接受爱,传承爱,灾难面前坚强挑起重担
爱心模范
公益无大小,关键看行动!行走在红岛经济区,互帮互助、无私奉献的形象总会出现在眼前。他们就行走在我们之中,他们用自己的一点力量温暖着身边的人,他们在奉献中享受快乐……同时,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身边的人,让伸援手献爱心在红岛经济区蔚然成风!
韩修波
车祸现场为伤者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郝新红
义无反顾停车救起被压车下六旬老人
盐场守护人
根据山东省“盐业志”记载,青岛市是海盐生产的发源地,海盐生产的历史可以上溯几千年。盐场工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每寸土地、每片盐田,古老的红岛渔盐精神已经与这些步入中年的“老盐人”融为一体。
赵同松
传承渔盐精神,与东风盐场相守二十三年
逄淑岩
我们那代盐工们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
基层工作者
环卫工人每天辛勤的给我们美化着我们的城市,可又有多少人在意过他们,他们很渺小,但是他们却又很伟大。一线建设者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敢闯敢拼,吃苦奉献勇担当。为他们的付出与奉献,我们要衷心道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李小利
一线建设者,防护面具底下的鲜活人生
万德周
路是咱们的脸,可不能丢了脸面
行业精英
普通人的人生,不是贪图安逸的后备选项,而是一场勇气对决的刻苦战斗。他们从普通的工作中坚持对自己精益求精的理念、耐心和创新,“工匠精神”让这些各行各业的生产者摒弃浮躁、执着专一,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
刘世普
泥塑网红,76岁高龄每日创作6小时
叶春华
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
陈占昌
最美环保人物,辖区环境状况的“活地图”
陈翠明
力夺全运会首金,赛艇姑娘是咱高新区的嫚儿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红岛红手机报》“2017,红岛再出发——美丽红岛人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