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高新区守护“襄阳蓝”
爱青岛 2018-06-21 16:10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工业企业产生的VOCs(挥发性有机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后产生的臭氧是夏季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作为工业企业聚集地的高新区,是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在大气污染防治上,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6月5日上午,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襄阳片区管委会主任邓卓海在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上如是说。

  坚定信念,攻坚克难,高新区重拳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坚决守护“襄阳蓝”。

  高度重视强化宣传

  为全面贯彻落实襄阳市大气污染集中强化整治工作决策部署,做好夏季大气污染重点防控,高新区党工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了大气污染集中强化整治动员会,安排部署了各项工作任务。入夏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严控夏季臭氧污染,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进度,多措并举落实停产改造和错峰生产制度。“我们作为企业一方面要响应政策,另一方面要有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湖北天鹅涂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部长冯喜斌对记者说。2017年年底,该公司加装了活性炭浓缩催化燃烧系统,最终把VOCs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达标排放。

  企业的积极主动响应,离不开高新区的宣传动员。

  6月5日,高新区向辖区内涉及VOCs排放的工业企业发放了《致企业的一封信》,要求相关企业严格执行停产改造和错峰生产计划,从源头上削减工业挥发性有机物。6月8日,高新区大气办召集辖区内相关企业和单位召开了高新区工业VOCs污染治理督办推进会,进一步传达了相关工段停产改造和错峰生产的要求,告知企业拒不执行的法律责任和严重后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明确分工严格落实

  高新区明确分工,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落实VOCs污染治理工作。

  由高新区综合执法局督促辖区内9家无有效VOCs污染防治设施的企业,相关工段6月必须停产改造,改造完成并经相关部门验收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同时要求企业在停产基础上加快改造进度,尽早投入绿色生产。目前,9家企业已按要求停产,并积极制订改造方案。

  由高新区各镇办与高新区经济贸易发展局等部门联合,督促26家治理设施不完善的企业,产生VOCs的工段必须实施夏季错峰生产计划,错峰停产严格按照6月至9月底每天11点至18点的标准落实。同时要求企业完善相关治理设施,积极推进治理工作,整改完成后方可解除错峰停产。目前,相关企业已按要求制订了错峰生产计划。

  一企一策精准治理

  6月14日,记者在襄阳东风易进工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涉VOCs排放的注塑生产线均处于停产状态,工作人员正忙着为注塑机加装收集VOCs的管道。“高新区请专业机构为企业进行检测,针对性地提供整改方案,为我们企业节省了成本。公司目前处于停产状态,按照整改方案加紧整改。”该公司综合管理科科长介绍,该公司主要采用加装UV光解设备和活性炭吸附设备的方案,预计15天左右完成整改工作。

  2017年以来,高新区通过政府采购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分阶段、分步骤实施VOCs污染综合整治工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三步走”的VOCs污染治理方法。

  目前,高新区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排查和点位设置工作,当前正在开展第二阶段治理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对辖区相关工业企业进行了现场核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编制VOCs污染治理“一企一案”。给每家企业“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提供合理的治理方式和科学的治理方向供企业参考,帮助企业以最合理的投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从而尽快完成深度治理。

  (来源:襄阳日报)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