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仕坤 顶烈日赶高铁站工期
爱青岛 2018-08-10 09:00

  在这个酷暑难耐的季节,总有一些人因为工作性质或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必须在高温下或者常人难以忍受的环境中工作。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这座新城在高温中仍然可以有条不紊地运转着。“爱红岛”APP“高温下的坚守”专题栏目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第四个人物:红岛高铁站建筑工人陶仕坤。

  上午11时许,青岛高新区气温超过30℃。行走在街道上,不时能看到建筑工人顶着烈日施工的忙碌身影。

  红岛高铁站是青岛高新区正在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当天上午,记者来到施工现场发现,红岛高铁站室外建筑已经初步成形,从高铁站施工现场到这个外部建筑,还需要步行400多米才能到达,由于地势较低,这里更是感觉闷热。

  沿着一个大斜坡来到这个建筑旁,记者站在铁轨上不长时间就感觉到脚部发烫。此时,为避开高温时段,有的工人已经开始陆续下班休息了,但也有一些工人仍坚守在岗位上。其中,来自临沂的陶仕坤正在忙碌着给施工电缆沟铺设水泥板。记者注意到,陶仕坤身上的衣服早已经湿透,面部和胳膊被晒得黝黑。“我干建筑工已经20多年了。”陶仕坤边说边干,他的工作就是和工友们一起将水泥板有顺序盖放在电缆沟上。

  “现在每天早晨6点左右就要到工地干活,晚上要到6点多下班才能休息。”陶仕坤告诉记者,他所从事的是高铁站基础工作,如果这个水泥板不能严丝合缝放在电缆沟上方,势必会让沟内电缆发生故障,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我们这里按照工种分为多个部门,为确保保工期、赶进度,大家伙都在加紧干。”陶仕坤说。

  这些水泥板通常都放在外面,经过一上午的暴晒,水泥板表面已非常烫手,手都不敢轻易触碰。“烫手就不说了,关键是一旦开工就要不停歇地干。”陶仕坤说,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并不容易,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工作期间手脚都不能停,“只能趁起重机搬运水泥板的空隙,才能稍微放松一下。”

  连日来,青岛高新区气温不断攀升。为避开一天中最热的时段,陶仕坤所在施工单位也调整了作息时间。“不用在烈日下‘烤’了,也有时间休息了,这样当然好。”陶仕坤说,这种“歇中间、做两头”的工作模式赢得了工友们的一致拥护。另外,为了防范工人们发生中暑,陶仕坤所在建筑工地,每天还为他们准备了西瓜、矿泉水和绿豆汤。

  (来源:宣推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