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评审批,办理过的人都了解,程序比较繁琐,需要的时间也很长,关键是得来回跑好几趟。但现在,红岛经济区环评审批推出了一系列“一次办好”的新措施,最大限度让群众只跑一次。

苏明是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审批大厅的一名工作人员。最近,她多了一份新的工作内容,收发快递。
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驻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人员苏明:“以前发件的话需要现场发件,然后现在的话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给办事人送达到办公地点。对,我们现在是双向快递,包括办事人可以通过快递把材料寄送到我们窗口,然后我们窗口也可以通过快递的方式把材料寄送到办事人的地址,(这样)只来一次就可以。”
原来,这也是红岛经济区环评审批推出的新措施之一。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思路,明确建设项目申报、受理、办理“只跑一次”途径。包括受理电话、受理邮箱、快递受理等等,省去了办事人员来回跑腿的麻烦。

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驻行政审批大厅首席代表王端兴说:“事实上就是说,把我们这个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服务我们企业、管理对象上面去。就拿一个审批环评来说,我们原来报告表有五天的现场勘验时间,以后承诺四个工作日办好。我们现在进一步压缩,压缩到就是说我们五个现场勘验时间我们取消掉了,把审批时限由四个工作日压缩到三个工作日。”
王端兴说,时间上的压缩,对于所有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从工作流程、工作项目到工作时间,需要全部打乱重组。为了更好得规划时间,控制进度,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台账。
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驻行政审批大厅首席代表王端兴:“记了这个公示是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公示截止日期到什么时间。我们要求第二个工作日,就是今天截止明天就要给你出件,剩下的工作我们审稿,包括最后给他送达,他在家里就行,他在企业里等着我们就行。
压缩时间、简化流程,并不意味着工作的懈怠。这不,前一天申报的项目需要查看现场,王瑞兴带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河套街道某企业。
河套街道某企业法人代表李振国:“这个手续是昨天去送的件,没想到今天就过来看现场。”

为了更大限度的压缩环保审批的时间,高新环保分局建立踏勘现场+优化提升“一站式”服务模式,实行现场服务,登门服务。王端兴说,这是他们工作的常态,该做的工作一样也不能省。
青岛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驻行政审批大厅首席代表王端兴:“按照我们的工作程序,我们每一个项目都必须到现场看,因为我们不光要了解项目本身的工艺,我们还要了解这个项目建成以后对周边的环境的影响。我们至少跑一次,但是我们跑几次不重要。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我们这个建设单位,在这个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只跑一次。”
高新区十年建设一直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产业结构持续由重变轻,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环保部门始终秉承在守住环保门槛的同时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在贯彻“一次办好”七项措施同时,还要巩固国家“放管服”政策落实落地“零跑腿”登记表备案制度、企业自主验收、设置餐饮业禁设区、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实现电子化等改革成果,推动执法部门建立了事中、事后监管和环境服务联动机制。
青岛市环境保护局高新区分局副局长郭永兴:“因为前期我们零跑腿的项目,就是国家的政策已经落实的比较好了在高新区,已经达到80%以上了。那么这次主要是在深水区,就是对一些环评报告书,环评报告表这个比较,就是使用比较多的环评手段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我们也要按照国家部里面的整体设计,逐步的对这些进行一次办好的探讨,真正让企业感受到环评改革环评批复的手续的简化,真正感受到便利。
(来源: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