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10月20日第24届省运会在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云之贝”体育馆的闭幕,一场或明或暗的改变正在推动着青岛高新区城区品质发生深远的变化。
一场赛事汇聚城市“地标群”
第24届省运会是继2008年奥帆赛、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之后,青岛市举办的又一重大盛会,位于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则承担了省运会主会场的任务。
对青岛高新区而言,省运会所在地——“海之沙”青岛市民健身中心不仅仅是一场激烈赛事的角逐地,更是高新区的窗口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成功举办了第24届省运会后,依托盛会的影响力和中心良好的设施条件,越来越多的重大赛事将会先后落户高新区,这对于进一步增加青岛高新区的知名度,营造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打造美丽青岛示范区的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而随着青岛市民健身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新区建设步伐不断迈进,青岛市市民健康中心、青岛科技馆、红岛国际会展中心、青岛地铁8号线、青岛新机场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都参与到高新区日新月异的改变中,在这里形成一个新的生活服务地标群,成为青岛高新区未来征程的新名片。
一场赛事提升幸福指数
以省运会为契机,从会场馆建设到公共交通改善,从社会治安严打到环保指标考核,众多工程无一例外地指向了民生。青岛高新区的新城形象和人居环境也正在发生变化。一段时间里,细心的高新区人会发现,这里的树更绿了,水更清了,道路更畅通了,甚至是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今年以来,高新区围绕落实“2311”总体工作思路要求,贯彻“城市双修”(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理念,按照“规划设计形态美、设施完善功能美、绿色生态环境美、宜居宜业生活美、社会安定和谐美”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管理的整治思路,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强化城乡基础设施功能,提升了城乡环境质量水平。
在环境保护方面,高新区分别从控制工业污染、控制机动车污染、强化扬尘控制、近岸海域水质保障、环境安全管理七个方面进行整治。对所有在建建筑及市政工地控制扬尘污染,实施全覆盖并做好保洁工作,并加强管控、开展综合执法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措施。
同时,按照高新区“因地制宜、增绿补绿、丰富色彩、提升品质”的要求,新区内的水系林带化、通道林荫化、道路园林化景观大大提升,主次干道两侧绿化景观和城乡道路容貌景观整治大幅改善。
“更新、更绿、更洁、更宁”的城区环境是筹办省运会努力的结果,也是打造“宜居”之地的必然需求,这也将成为一种常态现在。一个“水清岸绿、滩净城静、文明智慧、宜业宜居”美丽青岛升级版正在向我们走来,必将为高新区市民创造民生福祉。
一场赛事体现精神气质
人居环境的改善重塑着高新区的“面子”,而高新区精神的展示则体现了整座新区的“里子”。一场省运会检验了整个高新区干部群众的整体风貌,无论从活动的筹备、运行以及比赛整个过程,都充分体现出了高新区人创新果敢、迎难而上的奋斗精神。
作为高新区自成立以来承办的最大型活动,高新区管委自上而下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山东省第二十四届运动会高新区筹备委员会,积极主动工作,服务大会召开。
筹委会综合处入驻青岛市民健身中心初期,面对工作内容繁杂,人手、经验不足等难点,不等不靠,凭借借调区内各学校优秀体育教师、向2008年青岛奥帆赛筹委会取经,到平度、广州等地学习相关经验等方式,使现场办公队伍快速形成战斗力并进入状态。同时,竞委会通过明确分工,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突出细节,与市执委会十九个部门对接省运会开闭幕式和田径、篮球比赛等相关事宜,使各项工作有序的向前进行,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全长8300米的火炬路作为高新区的一条主要干道,也是省运会迎来送往的主要迎宾路段,是各地与会嘉宾、运动员进出高新区的门户和欣赏高新区风貌的第一窗口。重点项目办与综合执法局在沿途栽植花卉15万株的同时,也对沿途桥体、路灯、灯箱等进行美化装饰。并结合市区举办上合峰会综合整治及氛围营造的成功经验,编制出一套完整高效的综合整治与省运会氛围营造规划方案。
从省运会测试赛到闭幕式,共有700余人次省、市媒体单位记者穿梭于媒体中心。为保障媒体记者顺利开展工作,宣推办工作人员在赛事进行中时刻留意媒体记者诉求,第一时间沟通协调,服务内容涵盖采访、通信、交通、医疗、安全等,为到场媒体记者提供全方位保障。得到各地媒体记者和执委会上下一致好评,完美展示美丽青岛、活力高新的积极形象。
在和省运会的深度互动中所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已经或者正在升华和提升这高新区这座青岛市北部新区的精神气质。
(来源: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