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 饺子准备好了吗?
爱青岛 2018-12-21 16:27

  明天便是冬至了,你家的饺子准备好了吗?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也就是此时便测定出了冬至,所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如果按照制定顺序来排长幼,那冬至一定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老大哥!厉害了,冬至!

  我国古代,冬至是与春节(过年)一样的重大节日,甚至在周秦时代是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不是小编吹,冬至的地位是真的不同凡响。

  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所以也有这样一种说法:

  再科普一点,之前也说了周秦时代是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所以单纯过过“冬至”这个节日,是自汉开始,盛于唐宋,然后沿用至今。

  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便进入“数九”了,俗称“交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儿时的数九儿歌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据说版本还不同,哈哈。

  冬至也有对应的美食,北方普遍吃水饺,据说是为纪念“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习俗。山东喝滕州羊肉汤,江南吃糯米饭,台湾吃糯糕,江西吃麻糍,不得不感叹,我们国家太大了,美食也太多了!

  俗语有云:“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当然吃饺子是北方冬至时的习俗,相传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而关于冬至吃羊肉汤的习俗相传是从汉代开始的。汉高祖刘邦在冬至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赞不绝口。传到民间,便在民间也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因为冬季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咱北方人冬至一般还是吃饺子的,今天就分享几种饺子的做法。

  白菜羊肉水饺

  做法:先和面,水饺的面和水的比例是2:1,和好面要醒一会,这个适合处理馅料就可以了。先把羊肉的筋膜去掉,清洗干净剁成肉泥,白菜剁碎,用盐腌制出水分,挤干水分备用。先把羊肉中加入盐、植物油、酱油、糖、料酒、鸡精、十三香,姜末,葱末,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再加入挤干水分的白菜,继续顺着一个方向搅拌。醒好的面揪成均匀剂子,擀成面皮,按照自己擅长的手法包成饺子。全部包好后,锅中烧开水,下锅煮熟即可。羊肉和白菜都是适合北方秋冬食用的食材,北方羊肉品种丰富,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冬至做羊肉饺子的应该不少。

  红油酸汤饺子

  包好的水饺备用,青菜洗净备用,黄豆洗净备用。锅内放入少量植物油,放黄豆小火炒熟,接着下蒜末炒出香味,炒好盛到碗里。倒入白糖、生抽、香醋、辣椒油、香油拌匀,青菜烫熟放入碗中。饺子煮熟,捞入碗中,再加入适量面汤,撒上葱花即可食用。寒冷的冬季,来一碗热乎乎的酸汤饺子,酸辣开胃,吃完浑身暖洋洋。

  猪肉萝卜烫面蒸饺

  烫面饺子是北方的一种做法,比普通的蒸饺更软。把水烧至80度左右,倒入面中,用筷子搅拌成雪花状。等到不太烫了再和成光滑的面团,醒20分钟。猪肉切成肉泥,加入葱姜末、味精、食盐、酱油、胡椒粉、食用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白萝卜插成丝,撒上盐,腌制出水分后挤干水分,放入拌好的肉馅中,拌匀备用。醒好的面揪成均匀的剂子,擀成面皮,按自己擅长的方式包出花型。蒸锅烧水,水开后入蒸锅,蒸10分钟即可。烫面饺子比较适合老年人,非常的软,特点是凉了也不硬。

  水晶虾饺

  水晶虾饺是广东的传统早点,晶莹剔透,味道鲜美。新鲜大虾去皮去虾线,剁成虾泥,猪肉剁成肉泥。澄粉和淀粉3:1混合,倒入开水,用筷子搅拌成雪花状,温凉后和成面团。和好的面团再加点猪油揉进去,会更晶莹。猪肉泥和虾泥混合,加入料酒,盐,鸡精,白糖,胡椒粉,姜末。顺着一个方向上劲,搅拌均匀。面团揪成小剂子,擀成薄薄的皮,加入馅料包好。水开后上锅蒸8分钟即可。水晶虾饺北方吃的比较少,这个饺子上餐桌一定抢风头,颜值太高了。

  各种各样的饺子,总有一款是你喜欢的,赶紧试试吧~

  (来源:“爱红岛”APP综合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