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环保问题备受关注,而环境监测是目前分析环境问题的主要手段。在国家对环保日益重视的背景下,环保领域也成为新的独角兽和准独角兽集中地。今天,咱们将去到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看他们是如何用10年的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谱写高新区的环保创业之歌。

海纳光电是我国环境监测分析仪器设备最早的生产厂家之一,旗下拥有“崂应”“青纳”“天鹰”等多个品牌。目前,海纳光电在全国30个省市都设有客户服务中心,产品技术及质量水平在业内享有盛誉,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
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质量控制部主任徐明说:“一开始我们人员还比较少,生产的仪器也没现在这么多,从目前这个情况来说仪器逐年增多。环保行业其实也是一个民生行业,环保好了大家都好。”
2009年11月,海纳光电在青岛高新区成立。那时,公司员工仅有几十人,2010年销售收入不到两千万元。而海纳光电却用不到10年的时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研发部副总经理陈永坤说:“我们引进了一些光谱团队,专门做一些光学仪器的这个产品开发,另外一个就是我们的产品从原来的单一模式,未来我们是打算向互联网的方向向大数据分析上发展。那么我们相应的也引进了一些大数据团队,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尤其像我们实体行业,人才确实是企业发挥的一个关键。”

如果企业没有创新,一直固守传统模式,企业发展肯定会受到局限,甚至会被市场淘汰。而他们早早地意识到,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创新驱动实际上是人才驱动。目前,海纳光电拥有研发人员100多人,占比42.5%,拥有博士以上学位人员20余人,在光谱分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因此,在环境监测标准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海纳光电的产品也以非常快的速度持续更新换代。
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光谱技术中心副主任王新全说:“我们要新旧动能转换,我们就是要技术创新,就靠技术,做我们这些分析仪里面的核心传感器核心技术,全部都我们自己做了,他别人不可能就买得到。全世界都没有,国外也没有,他们想进口也买不到。”
现在,光谱技术中心研发的多种型号的光谱模块已经投入市场,逐步替换之前进口的光谱分析模块,在核心领域彰显“中国制造”。
青岛海纳光电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于令义说:“我们海纳光电,一直秉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企业精神,和为国家服务的宗旨,着力打造成为民族产业的宪先锋,我们一直追求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靠人才保障创新。”

作为海纳光电的带头人,于令义一直秉持初心。他说,只要目标是坚定的,不断为之努力,结果就是可喜的。从现在的效果来看,升级转型这条路是走对了。
于令义说:“遇到困难是一定的,但是我们靠自己的努力,国家政策支持,一步步克服困难,争取到今天的成绩。我们从事的是环境建设领域,其实这个领域我们跟国际的先进水平还是有差距的,这几年我们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都是非常重视,前沿科学方面我们也在努力的追赶他们,到目前为止一些关键技术应在国内国际领先水平。”
据介绍,海纳光电正在建设的海纳环保云可实现环保仪器与云数据中心的数据直连,实现仪器的远程监控和远程操作。同时,海量监测数据构成海纳环保大数据,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可进行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等人工智能数据分析。海纳光电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打破环保仪器“信息孤岛”,正在推动环保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而这也让每一个环保从业者看到了新的希望。
于令义说:“我们每天看到蓝天白云感到很自豪,也是我们的一点力量的体现。”
(来源:区工商联、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