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实习生、招商专员、业务骨干,到如今的招商主管,高新区软件产业事业部的卞亚群是一个奋战在招商一线的“老兵”了。从事工作十年来,卞亚群不仅在产业招引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更用细致周到的服务收获了高新区诸多软件企业的好评。

忙碌的工作状态对卞亚群来说早已习惯,在她看来,招商工作就是对接各种资源,需要不断的沟通和协调。打从2009年2月来到高新区,卞亚群见证了园区从开发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优化,到产业升级的整个过程,能参与其中,让她十分自豪。
卞亚群说:“作为招商人员,我理解这个工作实际上是整个高新区,对外的一个展示的窗口,外地的投资客商都是通过我们这样的一个平台,去了解到高新区,去走进高新区,去认识高新区。”
卞亚群介绍,招商人员应当是个“杂家”,一方面要摸清吃透国家级、省市级的最新招商政策;另一方面还要说明白‘自己家’的事,高新区的发展定位,产业方向、政策以及优势,所有这些必须如数家珍。
卞亚群说:“在这个成长过程当中呢,也是很感谢高新区这样创新创业的这样一个扁平化的平台,和部门内部传帮带的模式。能够在部门领导充分授权下,年轻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直接和客商交流,能力上得到一个比较大的锻炼和提升。”

2018年,卞亚群交成功签约重点项目19个,完成合同利用内资9.84亿元,实际到账内资约27亿元;引进顶尖人才3人,博士、硕士等各级人才79人。由于工作出色,卞亚群先后荣获青岛市国内招商工作先进个人、青岛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称号;所在团队入选2016年高新区“机关优秀团队”,个人被评为高新区“机关岗位明星”;2017及2018年度,连续两年考核优秀,获嘉奖奖励。
卞亚群说:“我们站在客商的角度去来理解他们在一个新的区域里,去投资去来落地,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政策赋能,可能并不单纯是资金、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一些支持,他们更多的是想对整个区域生态的资源的需求。”

从事招商工作多年,卞亚群已经是招商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工作中也总结了不少标准化程序,但她坦言,招商工作没有“固定答案”。要最终打动投资商,必须有定制化的服务,针对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避免企业的“水土不服”。
卞亚群说:“2018年的下半年的时候腾讯的众创空间开始启动了它的试运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直在紧密的对接腾讯总部。我们是专程组成小分队,飞到深圳去拿到了签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办理完了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个也是得到腾讯财付通公司完全的认可。”
企业的认可,在卞亚群看来,是最大的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永远都是进行时,招商人是高新区的“一扇窗”,客商来考察,最先感受到的就是他们的服务,这也让卞亚群有一种特殊的使命感: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保姆式、一站式的服务,才能让项目落地高新区成为可能。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卞亚群印在座位上的座右铭。虽然日常工作忙碌,但她依然坚持给自己“充电”。2012年,卞亚群考取了中国海洋大学全日制工商管理专业,连续3年利用周末时间攻读完成了硕士学位,而且还结合业务工作,高质量完成了毕业论文《青岛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联盟竞合机制研究》。十年来,每当看到自己和团队招来的企业在高新区签约落地、发展壮大,卞亚群的内心总会生出一份属于招商工作人员的骄傲。
卞亚群说:“在接下来的过程当中,我将继续发挥一枚螺丝钉的作用,站在高新区的角度,站在企业家的角度,为新区引进更多的软件行业的优质企业,为企业家在高新区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