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涛社区:构建幸福乡村
爱青岛 2019-09-09 09:00

  南望胶州湾,朝夕观海涛。在红岛街道西南方向,有一个名为“观涛”的小村庄。因依海而生,与海直线相距不足300米,天然地理优势为世世代代居住在此的观涛人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逐步让这里的村民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不仅如此,近年来,社区还通过“反租倒包”形式,集体栽种了400余亩林地,成为了全街道拥有林地面积最大的社区,为居民带来了更多收入来源。如今,社区生活环境焕然一新,百姓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休闲文化生活也愈加丰富多彩。

  天然优势发展渔业

  沿着岙东路一路向西,在道路尽头放眼向南望去,眼的尽头便是辽阔宽广的胶州湾。多年来,这里凭借着丰富多样的渔业资源,养育出了众多闻名四里八乡的小渔村,而观涛社区便是其中之一。眼望大海,耳听浪涛,因天然地理位置优势,村庄便被命名为“观涛”。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着胶州湾这片富饶的海域,观涛人也开始了世世代代以渔为生的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船只、渔网等渔业生产工具尚不发达,观涛村的渔民们多靠着粗糙的绳线制成的渔网出海捕鱼,由于渔网种类单一,每天收获的鱼获并不能满足村民的日常需求。后来,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村民们开始生产出大流网、拖网、虾网等不同的网具,逐渐让渔业生产做到了“专网专用”。“那时候胶州湾里各种鱼类、虾类、贝类都很丰富,改用尼龙线制成的各类网具后,不仅渔网更结实了,渔民们每天的鱼获量都得到了大大提升。”社区居民车启岳回忆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村庄渔业逐渐进入了顶峰期,渔民们从之前搭乘的摇橹帆船改为驾驶马力更大的机船进行远洋捕捞。“那时出远海一去就是20多天,虽然每次时间比较久,但是渔业收入比较可观,很多人一年下来都能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车启岳笑着说到,不仅如此,村里也逐渐兴起了滩涂养殖风潮,如三五个村民一起在浅滩上承包一块滩涂,逐渐合伙干起养虾、养海参的生意。

  林地面积居街道之首

  后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依靠渔业生产为主的单一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村民生活需要,慢慢地,村庄里开始出现了不少个体经营户,还有村民转身进入工厂当起了工人,村里人逐渐地向二三产业转行。2007年,为了让居民手中空闲的土地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社区开始通过“反租倒包”的形式,将家家户户的土地收归到集体中来,栽种上杨树、白蜡树、银杏树、桃树等不同种类的树苗,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到年底时,社区将按照每年每亩约1000元的标准进行分红,为百姓们增加了一部分经济收入来源。

  “刚开始的时候,有很多人并不理解,那时候我们就挨家挨户进行讲解,还通过实行‘倒地奖励’方式,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提起最初开展集体种林地的场景时,社区居委会主任徐隆坚仍历历在目。现在,社区大部分居民的土地已承包给集体,全社区林地面积达400余亩,成为了红岛街道中拥有林地面积最多的社区。与此同时,也正因为社区拥有的大量集体林地,近5年来街道连续将观涛社区设为植树点,每年植树节时,街道都会出资补贴近6千颗树苗栽种到社区林地中,并安排开展打药杀虫工作。此外,社区还安装了抽水机等设施,定期开展林地防火清草、修剪林地等管理,让林地树苗的成活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环卫一体化点亮新社区

  如今在观涛社区,除了能够看到社区四周栽种的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林地,走进社区里,家家户户门前的道路也变得宽广整洁,不少居民还在家门口栽种起各式绿植花卉,整个社区的面貌变得焕然一新。车启岳告诉记者,为了给社区居民出行带来更多便利,近年来,社区逐渐将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硬化、绿化、亮化,将社区内部原有的土路、泥路逐渐修建成水泥路,让居民阴天下雨也出门无忧。“路修好了后,社区还重新设立了垃圾回收处,通过定期宣传环保知识,让居民们自觉处理生活垃圾。”车启岳说,现在社区一改之前垃圾落地现象,大大改善了社区居民居住环境。

  同时,为了优化社区各项管理工作,社区不断落实并完善网格化管理制度,共组建形成了4大网格和12位网格员,全面负责起社区治安、信息宣传等工作。在去年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和今年海军节期间,社区两委成员利用网格化管理带头值班,组织平安志愿者参与群防群治,进行24小时治安巡逻,并设立维稳检查站点排查隐患,确保维护了社区安全与稳定。

  敲锣打鼓唱出好生活

  随着社区居住环境变好,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社区文化分管员徐云英告诉记者,近年来,社区组建了锣鼓队、合唱队、健身操队、广场舞队等多种特色文化队伍,每年还会组织居民参加街道篮球赛等运动会项目,让百姓们在空闲之余有了更多娱乐活动。“特别是我们的锣鼓队,虽然人数只有十人左右,但每次无论是街道或是社区有文艺晚会时,这支平均年龄约50岁的特色队总会积极报名,提前排练,给大家带去欢乐。”徐云英说到,碰到社区里谁家有喜事,锣鼓队成员们也会组织前去表演节目,有时表演一场算下来可能还不够雇车费用,但成员们也都纷纷表示只为图个热闹,邻里间要互相帮忙。

  徐云英告诉记者,现在社区里共有3处文化广场,广场内配有各种文化健身器材,以供居民们锻炼使用。其中,为了解决社区居民停车困难和道路卫生清理问题,去年,社区投资将位于社区西边的文化广场重新扩建至3000平方米,在保留健身广场的同时,修建了40多个停车泊位,供居民们免费停车,同时搭建长达300米的安全防护网,为居民娱乐提供安全保障。

  眼下,社区各项管理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自2016年社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观涛社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签约率,安置区拟将建于社区现住址西北处,目前项目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未来,居民们将住进楼房,搬进现代化宜居新社区。

  (消息来源:青岛高新区宣推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