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首都图书馆 2020-09-17 08:36

  生活犹如一座迷宫,“乱花渐欲迷人眼”,让人无法预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人生转折点等待你的是什么,可能是惊喜、悲伤、高潮、挫折、重逢、别离……每转折一次,你的生命轨迹就有了变化,人生感悟不再相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体会百味人生,从他人的别样故事中获得经验和阅历上的成熟,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01

  反对同质化,对“人”存在的追问与反思

  《月落荒寺》

  格非

  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以一段充满遗憾的男女情事为主线,勾勒出都市知识分子与时代同构又游离于外的众生相。同时又以华美的古诗词穿插其中,精妙至于不可言说。格非身为先锋作家,摒弃了无所不知的上帝视角,以留白的方式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小说在具有神秘感的故事中蕴含着人生隐喻,探寻人性深邃的复杂性,揭示了当下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02

  那一场青春,有别样的烟火

  《比利时的哀愁》

  [比利时]雨果·克劳斯著

  李双志译

  译林出版社

 

  雨果·克劳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造出光怪陆离的塞涅夫与伯塞茨两大家族及时代群像,再借十一岁少年路易斯的视角,目睹一幕幕充斥着堕落发酵、谎言滋生、背叛横行的惊奇世态……

  《比利时的哀愁》既是一部少年成长小说,也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代的整体命运。本书故事内容丰富、群像人物生动、写作技巧富有创造力,被誉为“战后欧洲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03

  幻想,另一种现实

  《呼吸》

  [美]特德·姜著

  耿辉/Ent /李克勤/姚向辉译

  译林出版社

  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出道30年,仅17个短篇,却捧回了包括星云奖、雨果奖、坎贝尔奖在内的几乎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他的作品融科幻的诗意与哲学的浪漫于一体,笔下的人物可以是科学家、骗子、商人、软件设计师,甚至是鹦鹉,世界的尺度也会跨越时间、空间和维度,他不是简单地肯定生命价值,而是在探索其存在的本质。

  04

  俄式讽刺喜剧戳穿荒诞的生活

  《两个人的车站:布拉金斯基、梁赞诺夫名作集》

  [俄]埃·韦·布拉金斯基/[俄]埃·亚·梁赞诺夫著

  刘溪/童道明译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在中国,梁赞诺夫是上映作品最多的苏联和俄罗斯电影导演,话剧版《办公室的故事》《命运的捉弄》等,至今仍在我们的舞台上常演不衰。在布拉金斯基—梁赞诺夫式的喜剧中,幽默和讽刺总是具有现实意义,让我们看到小人物在荒谬的体制中如何生存。

  05

  世界太大,我无处可去

  《西北雨》

  童伟格

  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北雨是台湾夏天午后太阳西斜之后的降雨,它常常来的猝不及防,将没有防备的人淋得像落水狗。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常如“西北雨”般难测不可解,所有的记忆、伤害,甚至连命运与死亡都如莫比乌斯环在无尽循环。

  06

  兄弟对峙——文明与野性的碰撞

  《两兄弟》

  [巴西]米尔顿·哈通著

  马琳译

  后浪|四川文艺出版社

  米尔顿·哈通以一个家庭中双胞胎兄弟的对峙关系为主线,描绘出了这个移民家庭的兴衰史,探究其矛盾形成的关键因素,以及冲突背后表现出的文明与野性的碰撞,来俯瞰这个家庭的兴衰与历史变迁的遥相呼应。把个人的命运和历史的变迁融为一体,使得故事跌宕起伏的同时不乏厚重感。

  07

  一部来自18世纪欧洲的奇幻史诗

  《萨拉戈萨手稿》

  [波兰]扬·波托茨基著

  方颂华译

  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扬·波托茨基运用故事嵌套的方式,力图将虚构与非虚构的现实融为一体,有意识地将人物经历与历史背景结合,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作者描绘了多元丰富的各类人物,这些个体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但恰恰是因为这样,才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故事、千变万化的风格,以及互为补充的视角,让书中的世界呈现出多元性和完整性。

  08

  一部现代版的《罪与罚》

  《活在你手机里的我》

  [俄]德米特里·戈鲁霍夫斯基著

  李新梅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辜获罪和非法惩罚构成了一部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的小说,相继扮演两位男主人公“第二自我”的手机构成了一个关于当代生活的巨大隐喻,即人类生活的“文本化”以及“文本”作为人的“双重人格”的存在方式和悖论内涵。

  09

  如果凶残是因为善意,那真的,有点可惜

  《骑士的献祭》

  那多

  上海文艺出版社

  故事原型是沪上一起真实发生过的碎尸大案,那多以肃杀细腻的笔锋,冰冷重述了这起骇人惨案从未向公众言说过的真相。故事是两条叙事线交织下不断反转的侦破推理。故事细读,看见的是一场隐秘、悲怆与无力的命运悲剧。这是一个你很容易就能读进去的故事,也是一个你很难再走出去的故事。

  10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帝国游戏》

  [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著

  汪天艾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全书有侦探小说的诡异情节、真实与虚构的交织、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主角。游戏里历史的重演或许只是巧合,但这一切巧合在波拉尼奥的巧妙叙事中又真实得令人心惊。佩恩和乌多的故事所牵引的都是波拉尼奥小说里最常见也最重要的母题之一——被践踏和埋没的理想混杂着对现实的不安,将主人公永远地围困在其中,直至死亡。

  11

  疯狂中真实的现实主义

  《七个疯子》

  [阿根廷]罗伯特·阿尔特著

  欧阳石晓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疯子拉拢另外几个空心人,并试图建立一个新政府的故事,以充满幽默感的方式道说了社会契约的本质与疯狂。正如人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但当我们把它简化为“人生无非就是睡到一觉不醒为止”之类的话语时,它在简化与调侃中具有了幽默的效果,并借此触及事物本质的切面。

  12

  在迷雾中寻找本真

  《猎人》

  双雪涛

  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十一个故事,每一篇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时空感受、气氛节奏截然不同。作者于传奇故事中书写日常生活中人的境况,在普通人的境地里寻找和构筑属于个体的精神世界,无论在何样的时空里,这种属于自我的精神质地都是任何人不能剥夺的,无论风浪再大,也要把紧自己的舵。

  13

  北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逍遥游》

  班宇

  理想国|春风文艺出版社

  班宇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七篇风格殊异、故事时间向度横跨三十年的中短篇作品,这些故事浸润着社会变迁中的印记,书写我们真实的怯懦、渴望、困顿和挣扎。班宇以精湛的叙事深入日常生活的肌理,在混沌之中创造出沉静的“飞升时刻”,形成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叙述语调:如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一般,严苛、寒冷而富于诗意。

  14

  一个撕开日本社会精致表象的心碎故事

  《巨浪下的小学》

  [英]理查德·劳埃德·帕里著

  尹楠译

  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11年日本大海啸,75个孩子丧生,其中74个来自同一小学。日本,公认防灾制度最完善的国家,是什么致命缺陷导致悲剧发生?日本民众在一张舒适、温暖、令人麻痹的顺从之网中,日渐被僵化的秩序捆绑。为什么成就日本的力量会击出致命一拳?

   来源:首都图书馆

     原标题:《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