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长高黄金期:了解这些真相,孩子长个不再难
新浪教育 2019-03-29 18:31

  眼瞅着这几天,北京的气温蹭蹭地往上涨。又到了万物生长的春季,当然,处在发育期的孩子也不例外。

  这可不是信口开河,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

  孩子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季节性,其中,春季长得最快,身高的生长速度是秋天的2—2.5倍。尤其在5月可长7.3mm,而长得最慢月份是在10月,仅可长高3.3mm。

  前段时间,某机构发布了各省男女平均身高排行榜,这让爸妈们坐不住了,忙着计算自己娃的未来身高,生怕落于人后(P.S.具体数据来源的真实性没有考证,仅供大家参考)。

  超过半数爸妈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

  三分之一爸妈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

  三成爸妈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

  超半数的爸妈认为身高是由父母遗传决定。

  据学姐所知,上面这些都是爸妈在孩子身高方面存在的误区。虽然身高大约有70%是来自于父母的遗传,但还有30%是有后天努力决定的。

  01

  爸爸VS妈妈,孩子身高由谁决定?

  谈到孩子身高,很多人都会说:身高是由父母遗传决定。

  那孩子的身高到底随妈还是随爸呢?

  答案是既不随爸也不随妈,随机。也就是说,俗话的“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根本不靠谱。

  02

  补钙真的能长高?

  现在妈妈们聊天除了聊成绩就是谈身高,孩子个子比同龄人矮小简直就是对妈妈们的一次重击。

  在各种宝妈群里,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春天孩子长得快,要多给孩子补补钙。”

  所以很多妈妈就给孩子补各种钙,其实这不仅不会让孩子长高,反而对身高增长造成一定影响。

  因为钙不是骨骼生长的主要动力。骨骼生长靠的是生长激素和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和营养素。

  如果孩子缺乏生长激素,即使有足够的钙,他们的个头一样长不高,而总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只补钙也不会长个子。

  如果孩子生长迟缓,千万不要胡乱补钙,比补钙更重要的是营养均衡。

  03

  爸妈都不高,孩子还有机会逆袭吗?

  虽说,人的身高“7分天注定”,但毕竟还是有“3分可打拼”的。

  只要我们后天给孩子创造有利于生长的外部环境,他们就有可能充分发挥后天潜力超过我们。

  NBA华人球星林书豪父母身高都不足170cm,但他身高却有191cm,在他读高一时还只有161cm,但经过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外力因素作用,他3年长高了30cm!

  所以说,除了遗传,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因素来帮孩子提高身高。

  三个关键

       ↓↓↓

  营养均衡,远离垃圾食品  

  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吃得饱不饱,很少去关心是否吃得好,想要做到饮食营养均衡,就必须避开只重量不重质的误区。

  除了要保证每天蛋白质的摄入(不爱吃肉的孩子也可以多补充豆类、坚果类、鸡蛋等),还需补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此来补充骨骼发育中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况且微量元素锌能帮助孩子有更好的食欲摄入更多的营养。

  要纠正孩子吃垃圾食品的习惯。

  垃圾食品中的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一方面对孩子的健康不利,抑制生长激素的生长,另一方面还会让孩子过早发育,致使骨骺提前闭合。

  高质量睡眠

  无数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生长激素都在夜间分泌,最高峰是在夜间11点至凌晨3点,但需要在深度睡眠状态,才能更好地发挥促进生长的作用。

  一般从入睡到进入深度睡眠大概需要40-60分钟,所以孩子必须在10点前就要入睡。

  相对睡得早睡得多但作息不规律的孩子来说,稳定的睡眠周期分泌生长激素更多。

  适度的户外运动  

  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孩子,比不参加运动的孩子可高出4cm左右。因为运动后人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会明显增加。

  目前公认的,有助于孩子长高的运动有:

  弹跳运动:跳绳、跳高、跳绳、跳高、跳远、跑步等有助于四肢运动;

  伸展运动:单杠、仰卧起坐、前后弯腰、体操和各种悬挂运动,有助于脊柱和四肢骨的伸展;

  全身性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和游泳等,有助于全身骨骼的伸展和延长。

  但所有的运动都不要过量,以不疲劳为准,运动量偏大或过大,反而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

  美国有一项关于孩子户外时间的硬性规定可供参考:1~3岁保证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3岁后就要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

  04

  孩子还小,身高不用着急?

  许多爸妈认为孩子的身高迟早会长,不需要到医院就诊,或者胡乱给孩子用增高药剂或者增高器械,这其实都是错误的。

  一名来自安徽合肥16岁的波波,身高不到140厘米。波波说,自小就长得比别的孩子慢,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家人就认为波波肯定是属于晚长的类型,“二十三蹿一蹿”,孩子还小不用着急。

  直到第一次带孩子来看内分泌门诊才发现,波波患有生长激素缺乏症,如不治疗最终身高只能达到145厘米左右。虽然波波的骨龄相对较小,还有2-3年的生长空间,持续治疗的话身高有希望达到155厘米,但是治疗费用相比10岁前接受治疗高出了一大截。

  孩子的身高增长是要遵循一定的速率的。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生第一年约长25厘米。

  3岁到青春期之间,每年长高不少于5-6厘米。

  而青春期期间,每年平均长高不应少于8厘米。

  临床医学表明,一般情况下,人的骨骺在16-18岁的时候就会闭合,一旦骨骺闭合,无论什么方法,都不可能再长高。

  所以不要抱侥幸心理,在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出现身高的落后或者某一阶段生长速率的减慢,都需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才是最科学的。

  附:《身高预测法》

  有兴趣可以测测看哦

  最简单的判断方法:矮小是指孩子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孩子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

  可以参照2009年卫生部妇社司发布的《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7岁以下男孩身高标准值(cm)

  7岁以下女孩身高标准值(cm)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亚洲人身高预测公式: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cm)±7.5cm

  如果追求再系统准确些,可以采用靶身高评价法,并加入骨龄、生长速度等因素的考量。

  美国梅奥诊所预测法

  美国梅奥诊所给出这样计算孩子18岁靶身高的公式,单位cm:

  男孩=(父母身高之和+13)/2

  女孩=(父母身高之和-13)/2

  不过,需要注意公式存在上下7cm的浮动空间,且国外的公式用来计算我国孩子身高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瓦尔克尔氏预测法

  一次预测法:

  最终身高= A + B ×当年身高

  一男孩9.5岁时的身高为130cm。

  预测最终身高= 71.86 + 0.78 × 130 = 173.26cm

  A及B的值,可参照下表进行:

  两次预测法:

  最终身高= A + B1 × 当年身高+ B2 × (第一、二次身高差÷间隔月数)

  一男孩9.5岁,第一次测量身高为130cm,八个月后再测身高为132.4cm。

  预测最终身高= 70.85 + 0.8 × 130 + (-0.3) × [(132.4 - 130) ÷ 8] = 173.95cm

  A、B1及B2的值,可参照下表进行计算

  两次预测法必须在第一次测量当年身高后,在相隔八至十五个月内复查第二次身高。

  由于两次预测法包含动态变化的因素,所以其可靠性较一次预测法高。

  所有的预测方法都只是

  在一个范围内的估计,

  都会存在误差。

  所有的长高方法也

  都不可能做到立竿见影。

  而我们所能做的,

  就是帮孩子抓住春天生长黄金期,

  创造有利条件,为孩子长个加把劲!

  部分内容来源│mom看世界、凯叔讲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