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剑维护考试安全!青岛市运用现代化防控技术保障高中考安全
爱青岛 2019-06-03 19:05

  国家教育考试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青岛市坚持以信息化引领考试管理现代化的理念,不断加大招生考试信息化建设力度,在加强人防的基础上,强化技防、机防,“三防合一”,用科技之剑维护考试安全,守护“公平招考”这方净土。

  一、全面推进新一轮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

  依据国家、省相关文件,制定《青岛市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建设实施意见》,要求考点在原有网上巡查系统基础上,由“模拟标清信号”完成“数字高清信号”升级改造;并增加考点考务指挥系统、考生身份认证系统、无线作弊防控系统、听力播放系统、试卷跟踪系统、试卷保管室、机考考场建设及考区指挥中心、试卷跟踪系统、试卷保密室等子系统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全方位指导我市新一轮标准化考点建设。

  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市、区、考点三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监督与指挥体系,完善的招生考试综合治理体系,实现对教育考试的全局统一指挥、全程分级管理、全域实时监控,实现考生、试卷两大数据流的动态管理和各类考试管理指挥的一体化、可视化和即时化,切实提高教育考试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二、应用两大系统平台,提升考务监管能力

  (一)考务巡查指挥系统平台。该系统覆盖了11个考区指挥中心和47个标准化考点,实现了市考务指挥中心与考区、考点的视频、语音、文字双向互联互通,可同步巡视288个考场,每4分钟即可将全市高考考场全部巡查一遍。可将问题画面直接推送给考点指挥中心,并可通过视频录制、屏幕截图等形式留存,作为考点考核的依据。该系统强化了市级考务指挥中心对考区、考点指挥中心和考场的即时监管功能,提升了考务管理效率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市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将考务基础管理、智能视频监考、身份验证、作弊防控等多系统多功能整合于一体。该平台推进考试巡查指挥与考试业务监管的全面融合,使用功能全面的地图展示,在考务指挥中心大屏幕可详细显示全市考点、考生、考场、监考人员、保密室数量的分布;可疑无线电信号来源、数量种类以及考生身份验证等信息统计,实现考场的实时监测和考试情况的即时、全面掌控,为科学决策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大数据支撑。

  三、应用四项新技术,提升考试安全防控能力

  (一)功能完备的保密室安防管理系统。使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的保密室门禁控制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的保密人员,通过人脸+指纹的验证后,方可进入保密场所。使用可进行人脸捕捉的摄像机,自动对所有进出保密室的人员进行拍照。新增烟感、震动、漏水等探测器,使现有保密室在防止非法入侵的基础之上完善水、火、震等情况的预警能力。系统自动记录保密室出入人员身份信息、出入时间,实现人员出入信息网络化管理,自动记录报警信息及处置日志。

  (二)主动防御的“侦测+阻断”式全频段信号屏蔽系统。考试期间对考点无线电信号进行侦测分析,对于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信号,一经发现立即阻断,使高科技作弊“不能为”。同时,系统会对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和还原,确认是作弊信号的,会同无委会对信号来源进行定位,由公安部门实施抓捕,有效打击高科技作弊团伙。

  (三)人脸+指纹识别的考生身份认证系统。今年青岛市在夏季高考继续使用集人脸识别、指纹验证、身份证读取于一体的认证设备对所有考生进行身份验证,首先读取考生二代身份证信息,然后进行人脸自动识别抓拍,与报名时的照片进行人脸识别的比对验证,验证一个考生的时间约5-10秒,人脸比对失败的考生再验证指纹,让企图考试替考的考生“不能为”。

  (四)全新的考务指挥中心暨会议中心。建成集超大多功能拼接屏、可升降巡查终端、视频会议系统、无线投屏系统、智能触控一体机、站位演讲功能、主席台式或圆形会议室多种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级考试指挥和决策中心。提高考试巡查效率,提升科学决策能力。

  四、应用智能监考系统,强化考点督查能力

  使用智能视频监考系统,每9个考场配备一个视频监考员,对考场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该系统将考点物理考场、逻辑考场、考生信息相互关联,考务指挥中心和考点视频监考员发现疑似作弊考生可直接定位到考生所在考点、考场及考生,并可自动记录考生作弊类型和疑似作弊过程前后三分钟考场图像,作为查处证据保留。该系统还具有行为引导的功能,可根据考务手册要求,在各个关键时间环节上设置好行为引导(比如考前5分钟分发试卷等),到了这些个时间点,系统会自动提示电子监考员检查相应的内容,有效的监管考场并提高考务执行的规范化程度。

  五、采取多项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

  一是建设安全的符合三级等保要求的网络信息环境,确保物理环境和主机安全。

  二是建设市招考院虚拟化信息平台,在各类招考系统上线前,进行虚拟搭建和渗透测试工作,并通过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对涉考信息系统进行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

  三是进行技术革新,在中考志愿填报使用动态手机短信验证,防止篡改;使用加密机对考生重要信息加密,严防信息泄露;采用考生登录密码加盐值重放,提高密码破译的难度;采用“双团队、背靠背”工作模式进行中考成绩合成等,确保数据安全。

  四是考试舞弊有害信息智能监控,确保互联网网络境况安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