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 于瑞莲:曾经的接生员,现在的热心肠
爱青岛 2018-11-09 17:34

  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初,城阳街道仲村的于瑞莲已经当了25年接生员。在曾经那个缺衣少食的年岁里,新生命的诞生往往会给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和欢乐,于瑞莲就是那个送去希望和欢乐的人。人们熟知她,不仅仅她是曾经的那个接生员,更因为她是一个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她曾经悉心照料百岁婆婆、热心帮助他人的事迹一直被社区居民传为佳话。现如今,年近八旬的于瑞莲已开始安享晚年,但那颗帮助他人的心却一直没有改变……

  曾经的接生员

  村里的80后基本是她接生的

  “现在耳朵聋唠,听不太清唠。”78岁的于瑞莲用手拨弄着右耳里的助听器说道。从助听器里发出一阵尖锐的耳鸣声,这声音似乎串联起了那些过往,更串联起了那段充满生命力的岁月……

  “村里包括我在内的80后基本是于老接生的。”仲村社区工作人员杜婷表示。仲村社区约有5000多名居民,1600多户人家,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社区。曾经农村的思想意识仍比较传统,再加上交通不便,仲村社区的孕妇普遍接受的是在家里生产。于瑞莲就是当时村子里的接生员。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接生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于瑞莲接生了多少孩子她自己都数不清。

  于瑞莲曾接生过一个重度窒息的女婴,生下来不哭泣,随时面临生命危险。于瑞莲紧急处理,对婴儿进行了长达四十多分钟的人工呼吸。“当时孩子的身体已经软塌塌的了。”于瑞莲回忆道,“孩子的妈妈已经死心了并劝我放弃,但我并不想放弃。”幸运的是,孩子最终被救回来了。

  在当时,有些孕妇甚至难产也不愿意去医院,寄希望于于瑞莲帮他们渡过难关。那种情况下不得不动员他们去医院进行治疗,所以她亲自骑着自行车护送着难产孕妇去医院。从医院回来的途中,于瑞莲还被一辆摩托车撞倒,她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对人家说:“不要紧,没大事。”但回家之后她就站不起来了,去医院一检查,结果是大腿骨骨裂。

  “这种工作就需要随叫随到,风雨无阻。面临生孩子的人家都很急,容不得停留。”于瑞莲的儿子黄义波说,类似这样的事情,母亲经历了很多。她就是这样一个人,自己再怎么样都无所谓,她将守护村子里孕产儿的健康当成自己的职责所在。

  公认的好媳妇

  照顾百岁婆婆,她任劳任怨

  今年正月以前,于瑞莲家还是一个“五世同堂”之家,上有102岁的婆婆,儿孙满堂。于瑞莲的丈夫幼年丧母,是由他的二婶拉扯长大的,并认二婶为母,自然也就是于瑞莲的婆婆,或称作“过继婆婆”。自于瑞莲成家以来,就跟婆婆住在一起,婆媳关系和睦。婆婆是社区里少有的百岁老人,背后却少不了于瑞莲的悉心照料。“照顾老人,都是我们应该的,老人一辈子也不容易,到了晚年就得需要我们来伺候。”于瑞莲说,她就想让老人健健康康、开开心心的。

  于瑞莲的丈夫生病期间,她除了每天伺候婆婆,还要照顾丈夫。三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她便专心照顾婆婆。于瑞莲是社区居民公认的好媳妇,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子女们也非常孝顺。

  现在的热心肠

  时代变了,不变的是居民对她的信任

  “大娘,快帮俺看看孩子有黄疸咋办?”初为人母的黄女士找到于瑞莲咨询新生儿黄疸的问题,在于瑞莲指导下,孩子的黄疸很快便好了,黄女士非常感激,"我和很多人一样也是于瑞莲接生的,我们信任她,爱着她。她也总是倾尽心力帮助我们,一直到现在"。

  尽管于瑞莲已经上了年纪,耳朵也听不太清,只要有居民需要她,她便会尽力去帮助。关于一些怀孕、小儿护理等方面的问题,经常有居民去找她咨询,她便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耐心地解答,并告知他们注意事项。

  当时代向前发展,仲村社区如今大变样,民众有了更好的医疗条件,更便捷的交通工具,更完备的基础设施;而不变的,是仲村社区居民对于瑞莲的尊敬和信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