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开学”首日:青岛这拨“学生”太粘人,下课后拴住老师不让走
回澜听涛 2019-05-23 18:08

  开班首日的第一堂课,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就感受到了青岛“学生”的好问。12点下课之后,吴思康被接二连三的提问“拴”在了讲台,迟迟没能起身。

  提问:人才政策在城市发展中起到多大作用、应该投入多少资源?

  回答:人才政策是相当重要的基础政策,需要有3到5年时间才能显示成效。在学习深圳人才政策的过程中,不要光看深圳的力度,更重要的是学会深圳的方法。

  提问:政策放宽后,市场主体数量激增,如何能保证这些市场主体都是正规合法经营的企业,而非空壳公司?

  回答: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市场主体的增长,深圳是采取事后监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用体系,通过信用体系来规范企业行为,同时又不至于过分骚扰企业。

  ……

  首堂课开宗明义:深圳所有成就的根源在于率先实现市场化。

  政府权力与市场边界要清晰、小政府、大市场、大社会,“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一条条来自深圳的经验,激发起150名青岛干部头脑中的万点思绪,也难怪会在课后“拴住”老师。

  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都是手中握有一定“公权力”、身上背着发展任务指标的公务员,调研经济发展、扶持新兴产业、落实“一次办好”、鼓励民营经济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就是他们的日常。哪里有堵点、哪里有痛点,他们身处一线冷暖自知;这些堵点和痛点怎么解决,大概率也需要他们亲自动手。

  观念的束缚、利益的纠葛、风险的把控,都可能成为阻碍他们前进的绊脚石,青岛与深圳发展生态的差距,本质上其实就是他们和深圳同行之间的差距。差距已然存在,阻力也挡在前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打破传统思维定势也不能仅靠勇气和蛮力,更需要统筹各类发展要素的智慧和成功经验的总结。

  所以,不如就看看深圳的过来人,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智慧、什么样的决策逻辑,趟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

  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始终坚持以国际化提升市场化水平;

  始终坚持以法治化保障市场化改革成果。

  具体到每一个干部个体身上,就是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意识和能力。

  青岛的干部们也是有心人,早在心里装好了问题,来深圳寻求答案:

  ▼

  国企民企如何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混改为民企带来哪些发展机会?

  政府的服务如何支持民企壮大?

  作为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这个新部门的副处长,刘璐要用这100天给自己、给青岛总结一个答案。

  ▼

  法治化怎么在功能区发展建设中发挥作用?

  深圳细腻的管理细节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莱西市商务局副局长张旭也有自己关注的焦点。

  向最好的学,才能做最好的自己。在对标先进虚心学习上,青岛的做法与深圳一脉相承。

  深圳授课老师吴思康坦言,毗邻香港这个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让深圳近水楼台地学到了不少“高招”,这是深圳市场化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此时此刻,青岛把正值“当打之年”的年轻干部送到深圳,正是靠求学求发展的坚定意志,抹掉了两地2000多公里的空间间隔,让营商环境全球领先的深圳,成为青岛的近水楼台。

  记者仔细研究了这10天专题培训的课程表,市场化改革、法治政府建设、体制机制创新、金融改革创新、人才政策服务、企业视角看公共服务、产业规划布局……涉及到发展生态建设的方方面面。

  在全国坐标系下,青岛在新兴产业发展、人才集聚、创投风投发展等方面,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些课程的设计,针对的正是让企业家感到舒服与否的一项项细节:

  ▼

  市场化改革,决定着企业在青岛发展的自由度、舒适度;

  法治化建设,决定着企业在青岛办事是不是方便、权益有没有保护;

  体制机制创新,展现着青岛能否跟上新兴模式、新兴领域的发展步伐;

  金融改革创新,影响的是青岛的融资环境;

  企业视角看公共服务,让“关键少数”们真正站在对方立场想问题,读懂企业家、服务好企业家。

  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的是现场教学,150名青岛干部们将参观大潮起珠江——深圳改革开放展、观摩“产城融投”产业园区运营模式——星河world、瞻仰小平铜像感恩改革开放、走进自主创新立足汽车产业的比亚迪。

  地点的选择很是讲究,从理念到实操全部覆盖,让青岛干部在吸收理论知识后,真正身临其境感悟深圳经验的“经脉”所在,把所学所得内化为个人的思维方式、行动自觉。

  开学首日,青岛的“学生”就展现出了旺盛的求知欲,他们自知责任重大,也知道900多万青岛人,正翘首以待他们学习的成果,早日在胶州湾畔开花结果。虽说这150人的年龄大都奔四而去,但身处其中,记者竟感到有种大学校园的朝气。

  责任在心、压力在肩、体悟在脑。奋斗永远不晚、追赶永远急迫,“学深圳、赶深圳”大有可为,青岛未来大有可期。

分享到